<
111bu小说网 > > 大景巡夜人 > 第1182章
    在这些人的足下,复杂的矿道都不算事。

    他们领着赵鲤一路向下,就在空气燥热得赵鲤难受时,前面一空。

    赵鲤她们出现在了一处突出的平台。

    这岩石平台上打着一截木桩子,上面绑着可供攀爬的麻绳。

    赵鲤探头看了一眼,石台下高不知多少。

    可见一口荧绿泉水,正在山崖之下。

    这泉水散发亮色光芒,水极清,从上向下看像是一眼风油精汇成的泉。

    在泉旁边,有不少极为简陋的帐篷还有一些篝火之类。

    这就是这些反叛矿工的大本营。

    到了这里自觉已经安全,那中年人走上前,对赵鲤道:“姑娘,向下攀爬艰难,不如将此人交给我吧。”

    他说话时一直看着被赵鲤提着的鹰钩鼻男人。

    赵鲤没有错过他眼中愤恨之色,也没错过他握紧长矛杆的动作。

    显然,这鹰钩鼻这种监工鹰犬是极为招人憎恶的。

    但赵鲤不可能将人交出,她道:“此人或许知道更多上层的情报,我需要他活着。”

    她说得坚定,中年人也不好逼迫,勉强点了个头。

    这些人以绳索将几麻袋的蝙蝠放下。

    这鹰钩鼻男人也享受了一把高空吊货,在昏睡中被带到底部。

    没他拖累,赵鲤下滑速度极快,几息便下到洞底。

    此处更加的热,站着都忍不住冒汗。

    赵鲤不由挽起袖子,将视线移动到那口碧绿泉水上:“我可以讨口水喝吗?”

    听她问话,顺着她视线望去,中年人大惊失色:“切不可靠近!”

    “那不是泉水。”

    赵鲤不由一愣。

    见她似乎不太信,中年人担心她乱走出事,亲带着她靠近那口泉水。

    走了两步,赵鲤就察觉到不对劲。

    照理就算此地再热,有水源都应当能感觉到水汽。

    但现在赵鲤越靠近越觉得热风扑面,没有感觉到半点潮气。

    行至数十步外,中年男人止步。

    他身上一条犊鼻裈可谓衣不蔽体,只手中攥着一只活蝙蝠。

    他示意赵鲤看,然后远远朝着那口油绿泉水将手中蝙蝠抛出。

    这活蝙蝠丢至半空便振翅,只是翅膀扑腾了两下,竟周身燃烧幽绿。

    眨眼功夫,便被身上缠绕的绿色烧成一团干巴黑炭。

    “火?”

    看到这里,赵鲤还有什么不明白。

    中年人道:“我虽不知姑娘从哪来到这,但你对这一点也不了解。”

    “这些看似水的东西,是地底终年不息的火焰,山间常见这样的火孔。”

    “也是……”

    中年人脸色十分难看:“是骗局中的地狱之火。”

    地狱之火,赵鲤在心底将这四个字默念了数遍。

    她自后腰革囊掏出狴犴腰牌一亮,对这中年人道:“我想要查宋家的谎言和秘密。”

    这中年人生在桃源境并不识字,他眯眼看赵鲤手中腰牌。

    却又听赵鲤道:“我来自人间,来自大景。”

    中年人微一愣怔后,眼睛一点一点睁大:“大景?人间?”

    第947章 地祖奶奶

    衣不蔽体的中年人,在听见赵鲤说出大景二字后,便呆怔在地。

    他瘦得很,两侧肋条清晰可见,情绪激动时胸口急速起伏的样子,赵鲤都担心他会厥过去。

    “当真?您真的从大景来?”

    中年人上前一步,想要去拉赵鲤的手。

    但在赵鲤避让之前,他先看见了赵鲤身上的衣衫。

    几次意外状况赵鲤因缺钱犯愁,沈晏记在心里。

    他行事从来妥帖,悄无声将赵鲤衣衫全换了一批,暗绣都换用了金线。

    若是赵鲤不慎两手空空再遇困境,这些金线可拆下应急。

    因而莫看她实际口袋没几两银,但身上罗衫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出的精致。

    这中年人生在桃源境,生来就处于宋家塑造的虚假中。

    这里的百姓需要全力耕作,以维持粮食供应,自无闲暇去桑植纺织。

    桃源境各种物资都缺,金贵衣料仅供宋家人。

    桃源境中的人都晓得,身上衣衫等于地位。

    之前这中年人就是因赵鲤身上衣衫,天然排斥于她。

    现在听见大景二字,心境却又不同。

    他按捺住激动的内心,追问道:“我们是人对吗?不是什么孤魂野鬼。”

    “大景当真有大片耕种的土地,不会因遇见贵人时未低头便被贬为罪民?”

    “可以和家人妻小生活在一块,每日得两餐饱食?”

    在这困境之中,信仰也是需要什么来支撑的。

    这中年人急于向赵鲤求证,他诉求中的理想国度,朴实卑微得很。

    不过就算如此朴实的愿望,在赵鲤回答之前,中年男人窘迫搓了搓手,自觉有些过分。

    “不,是我奢求,不过……哪怕每日能饱食一餐,夜里喝稀也是行的。”

    “应该,是行的吧……”

    他实在不自信,眼看着又要放低要求时,赵鲤道:“行的!”

    大景固有穷富阶级差异。

    但隆庆朝多次减税减赋,一些苛捐杂税摊派直接取消。

    手握靖宁卫,隆庆朝更多将刀子对准的,是吃得肥壮的大族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