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大景巡夜人 > 第918章
    不知怎么想的,不好卧床,硬是挺着木乃伊身子斜靠在椅子上。

    在西常山那一遭磨难中,孙元受了大罪。

    左臂截断,身上皮肉被虫吞噬。

    原本高壮汉子,瘦成一把骨,最近在泰西人的治疗下,绷带下的躯体才重新充实鼓胀起来一些。

    绢娘回屋取了件夹衣,搭在孙元肩头,问道:“你饿吗?我去给你熬粥。”

    孙元垂着头,视线游移。

    许久,低声道:“饿。”

    他这低声的回答,让绢娘露出心疼之色:“你等会,我马上就去。”

    绢娘脚步匆匆转身,正好遇上赵鲤。

    “阿鲤何时来的?”

    她看赵鲤脸上微妙笑容,不知为何觉得有些别扭。

    头也不回的去了厨房。

    屋中,孙元听赵鲤来了,头越发垂下,根本不敢抬头看人。

    赵鲤带着促狭笑意走进去:“哎哟,这屋里真冷,需要披件衣裳。”

    她这打趣,叫孙元艰难地在椅上挪动了一下,结巴道:“叫赵千户见笑了。”

    冯钰先起身同赵鲤行礼,听见赵鲤打趣,这才像是醒悟一般,欲要开口解释。

    赵鲤却示意他不必说话。

    对孙元道:“算起来,你再治疗一次该生出新皮了。”

    “还有那只手臂。”

    “明日我去会同馆走一趟,见见那些泰西人,催促他们赶紧进行下一步治疗。”

    孙元是个坦率人,听出赵鲤好意,道谢道:“有劳赵千户费心。”

    老实人欺负起来最好玩。

    赵鲤还想说些什么,却听见屋顶上,传来啪嗒啪嗒脚步声。

    不大会,沈小花脑袋顶开窗户,钻了进来,脖子上盘着沈白。

    盛京冬天冷,阿白早该冬眠。

    但沈晏不在,没人催促念书的日子实在太过珍贵。

    阿白一日也不想浪费,硬生抗住本能,天天和沈小花在盛京玩。

    赵鲤几日没见它们。

    沈小花罕见的没有垮张猫脸,反倒是瞪着溜圆眼睛,对着赵鲤喵了一声。

    连声音都没平时粗。

    赵鲤小小惊奇了一下,很快知道答案。

    宫中来人了。

    万嬷嬷找不到赵鲤,在梁上寻到补觉的沈小花,叫它帮忙找人。

    隆庆帝下了圣旨,邀赵鲤年十五参加宫宴。

    沈之行忙碌,来传旨的太监是个笑眯眯的中年人。

    见赵鲤来,先笑道:“陛下有旨,只是口谕,赵千户不必跪拜。”

    大过年跪了没压岁钱,能不跪赵鲤自然是开心的。

    隆庆帝传口谕来,叫赵鲤进宫赴宴面圣。

    赵鲤这才知道,沈小花为什么这一次没有垮张猫脸。

    江州查案孙农案时,赵鲤曾给混子猫画大饼。

    隆庆帝要送赵鲤一只猫儿,但赵鲤一直没去挑。

    沈小花立了功,赵鲤回京去皇帝的猫儿房选猫时,可带上沈小花开开眼界。

    让它这土猫,去看看皇帝老子的猫儿房。

    须知,隆庆帝爱猫,猫儿房是四处藩国上供的猫。

    这相当于猫版的多国佳丽汇集。

    这个大饼赵鲤早已忘记,不料沈小花却是一直记得,并期待无比。

    第730章 宫门

    正月十五,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内臣、宫眷都穿灯景补子蟒衣,且宫中内官监火药房会造‘奇花火爆’,的各色烟火,这是大景的惯例。

    但隆庆朝从未在上元举行过宫宴。

    今年正月十五这一次还是头一遭。

    这与隆庆帝本身爱玩又宅的属性有关。

    这并不是位爱热闹的皇帝,不耐烦应酬,只爱宅家修仙宠美人。

    还有一个原因,乃赵鲤内心阴暗的猜测——皇帝陛下,有点贫穷。

    世家虽富,但皇帝个人钱袋子空。

    直到水宛大抄家,皇帝老子吃了一波富,这才有闲钱折腾。

    当然,这只是赵鲤猜测而已。

    “好了!”

    万嬷嬷给赵鲤腰佩戴上千户武官药玉。

    赵鲤虽领了很久的千户职位,但从没这样装配齐全过,她都是怎么省事怎么来。

    这种正式的节日宴,她就不能再那般随性。

    赵鲤此次赴宴并不是大臣内眷,而是正经以官员身赴宴。

    万嬷嬷不好跟随入内,难免心中担忧她。

    叮嘱道:“若有什么问题,便去寻沈公或者沈公身边的人。”

    大景官场那般死模样,沈晏都难免旁观官员内斗。

    万嬷嬷实在担心那些牙尖嘴利的官儿,阴阳怪气叫赵鲤憋气受委屈。

    她道:“若遇上刁难,便骂回去打回去!”

    “只是阿鲤小姐得控制住力气,尽量莫把人打死。”

    赵鲤起先还因万嬷嬷慎重,有点心里没底。

    听闻可以打人,她顿时平静下来。

    早听说大景官员武斗成风,臭鞋漫天乱扔。

    赵鲤寻思,这满朝文武的,她让他们一只手!

    万嬷嬷又往赵鲤身上,塞了一小袋糖:“宫中赴宴,哪是去吃宴的,就是去受罪的,若是饿了吃糖顶顶。”

    言罢,叫赵鲤低头,往她发髻里插了一根细细的银针:“宫内饮食都要小心,莫要遭了道。”

    赵鲤像是第一天去上幼儿园一般,一一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