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179节
    阳城作为刘国的老巢,肯定会被悉心经营,内有万余守军,粮草充足,兵甲齐备,绝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被拿下的。

    但鉴于阳城的地理位置,不能不拿下。

    李跃放下襁褓中的两个儿子,重新披上盔甲,率一万五千黑云军南下。

    行至尉氏,斥候来报许昌的人马也动了,两万大军入驻密县。

    密县距离阳城不到百里,张遇屯兵于此,心思不言而喻。

    到了阳城,两军汇合,崔瑾和刘国连忙前来请罪,“属下无能。”

    “贼将孙屈支乃孙伏都从弟……伙同城中之人拒守。”刘国也脸上无光。

    年头,孙伏都与刘铢在胡天集结三千羯人死士,欲诱杀冉闵、李农等,被冉闵击败,举家皆斩,没想到此地还有漏网之鱼。

    屈支、伏都都是羯人常用名字。

    李跃望着高大的城墙,阳城南依颍水,西靠嵩山余脉,是典型的雄城,即便十万大军也很难围死。

    刘国选这个地方当老巢还是有些眼光的。

    “你的部众,竟然不听你的?”李跃目光不善的望着刘国,寻思着这厮有没有幺蛾子。

    刘国干笑了两声,“我部……甚杂,同为匈奴人,却亦有族属之分,在下乃河东南匈奴,部众只有七千人,其他的都是在下这几年收聚而来。”

    李跃点点头,勉强说得过去。

    乱世之中,华夏人抱团取暖,匈奴人也是如此,当初黑云山上不也是成分复杂?盗贼、北地流民、南乞活军等等。

    “张遇已经出兵密县,其意在我,都督当谨慎。”崔瑾担忧道。

    李跃却笑了一声,“张遇若是缩在许昌,我拿他没办法,但若是敢来阳城,我们正好围点打援。”

    以前仰望的对手,如今已不值一提。

    “都督英武!”刘国拍了个马屁。

    李跃没理会,“传令,全军休整两日,看张遇有没有胆量过来。”

    营地是现成的,崔瑾早已准备好。

    大军从河北杀到河南,多有疲惫,正缺休整。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张遇依旧待在密县城中。

    城上的敌军却越来越嚣张,在城墙上耀武扬威,喝骂连连。

    “张遇应该是不敢来了,传令,攻城!”李跃没时间也没精力拖下去。

    黑云军不能一直征战在外,迟早会军心疲惫。

    河北的大战并没有停歇,只是各自舔舐伤口,积蓄实力,下一场大战很快就会到来,兖州也需做好准备。

    战鼓声轰鸣,一名名黑云将士披甲持盾走向前阵。

    崔瑾推出新打造了四十多辆投石车。

    令旗挥动,几十颗大石砸向城墙,中垒营箭如雨下。

    这种攻击只是压制,不可能击溃城上守军,更不可能砸倒城墙。

    攻城的主力还是靠人。

    数千南军与黑云军扛着长梯冲了上去。

    但城墙上反击也开始了,石头、擂木、火油不断抛下,无穷无尽……

    城下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南军和黑云军进攻不利,又退了回来,敌军站在城头上疯狂嘲笑,连带着辱骂李跃起来。

    李跃眉头一皱,望着刘国,“刘刺史在阳城置办了不少家当。”

    刘国脸色一直不太好看,此地多死一个人,他在兖州的地位和待遇就会下降一分,“孙屈支有勇有谋,不可小觑。”

    连续攻打了两日,城池依旧屹立不倒。

    一方面是城池坚固的原因,另一方面,李跃暗中观察,发现将士们脸上多有疲色,已不复之前的锐气。

    去年到现在,一场大战接着一场大战,来回奔波,反复厮杀,不疲惫才是怪事。

    连钢铁都会疲惫,更可况是血肉之躯?

    在阳城耗下去,对黑云军大不利。

    崔瑾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此战不可迁延日久。”

    “传令,将士们再休息一天!”现在退回去,阳城以后就会跟张遇联合,更难拿下。

    翌日,李跃巡视诸营,嘘寒问暖,与士卒们无所不谈。

    “属下有些想家……父母年迈,只有残疾的兄长照顾,我兄长去年追随都督攻打石斌,左腿被羯人刺了一矛,落了残疾……”一年轻游击左营将士道。

    “我刚娶的媳妇,也不知道怀上了没有。”另一人道。

    虽然是在说着家长里短,但言语间流露着思念之情。

    走访了几个营寨,皆是如此,虽不至于是怨言,但多有厌战的情绪。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士卒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绷状态,难免会生出问题。

    李跃下令宰杀驴骡,犒赏士卒。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新的一天到来。

    李跃披甲立于阵前,高声道:“此城不克,吾寝食难安,今日愿与诸位同伐此城!”

    身边的亲卫将话重复了一遍。

    士卒们鸦雀无声,怔怔的望着李跃。

    而在此时,战鼓一声一声响起,仿佛敲在人心之中。

    霎时间,士卒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纷纷大吼起来,“破城!”

    李跃说到做到,率亲兵攻城。

    亲兵都是军中百里挑一的勇者,长久不上战场,迟早会生锈。

    当然,作为主帅,不可能真的蚁附攀城,而是立于城下,滚石、擂木砸不到的地方。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亲卫们势如疯虎,攀登长梯,有人还身披双甲,一步一步向城头爬上去,身上插满了羽箭,一步不退。

    城上的抵抗也异常激烈,都知道城破之后他们的下场,长矛居高临下乱刺。

    但黑云军已经疯狂起来,不要命的向前冲。

    付出百余人的伤亡后,终于有人登上了城头。

    有第一个人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第二百三十三章 疲军

    有建城抵挡,敌军没守住,现在黑云军攻上城墙,他们更守不住。

    越来越多的黑云军登上城头,大斧、狼牙棒下,一片血肉横飞。

    敌军既然是诸部聚合,就不能同仇敌忾。

    有人当即扔下兵器,跪伏在城墙上。

    最终,连羯人们放弃了抵抗,拱手而降。

    城门打开,糜进带着人入城,控制降军。

    张屈支等将力竭被擒,押送到李跃面前,兀自破口大骂,“他日陛下重振,必屠尽尔等。”

    身边亲卫就要动手,李跃拦住了他。

    一个时辰后,阳城被黑云军彻底控制,大队大队的羯人、匈奴人被押送出城,连同家眷将近一两万人。

    士卒们目光纷纷投过来,仿佛在等着李跃的命令。

    刘国预感到不妙,低声道:“都督一向仁义为怀,这些人颇为劲锐,若为都督所用,他日必是一大助力。”

    李跃面无表情道:“狼是喂不熟的。”

    这场攻城战,让两边已经积累了仇恨。

    再放大一些,羯人欺压了华夏百姓三十多年,家家户户都有血仇,李跃的口号便是驱除羯奴复我河山。

    今日之事,怎么可能善了?

    “城中羯人及参与守城之人皆斩,家眷连坐!”李跃低声道。

    一排排的羯人匈奴人被提了上来,被士卒们斩下了头颅。

    城中越来越多人被押送上来,有人哭哭啼啼,有人跪地求饶,有人晕厥在地……

    李跃全都视而不见。

    比起华夏百姓遭受的苦难折磨,眼前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

    黑云军将士睁大眼睛看着。

    眨眼之间,血流成河。

    孙屈支一遍一遍的骂着,李跃依旧不理会。

    匈奴人中也有很多深目高鼻者,无论守没守城,都被将士们押了出来。

    李跃扫了一眼身边的刘国,这厮倒是一副东方面孔,不然早就被杀了。

    匈奴崛起于漠北,纵横东西草原,吸纳了不知多少部族,变成了混种,羯人最早也是匈奴在西域的一支。

    城外的尸体越堆越高。

    人头则被收集起来,准备送去邺城,算是宣示兖州的决心。

    到了最后,只剩下孙屈支一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