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145节
    李农虽然满身罪孽,但目前还不能死在自己手上。

    这点分寸一定要有。

    “遵令!”张生野急急而去。

    李跃则在大营焦急等待着……

    并州汾阴矗立着一座薛汾水堡。

    自八王之乱以来,并州各地血火滔天,唯独薛氏堡屹立不倒。

    屡次击败前来劫掠流民、胡人,在黄河东西两岸修建诸多坞堡。

    即便汉赵匈奴最强盛之时,漫天胡尘,薛氏照样我行我素,不听汉赵、羯赵的号令。

    而当地胡汉皆称薛氏为蜀薛,盖因司马昭灭蜀之后,将蜀国巴蜀二郡太守的薛齐连同族人迁徙到了汾阴,与当地的河东薛氏融合,形成三薛。

    其族骁勇善战,抵御北地诸胡,威震一方。

    三根半夜,薛氏堡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蓬头垢面,脸上带着些青紫痕迹,衣衫褴褛,宛如乞丐,身上还有被火燎过的痕迹。

    “原来是北海王景略,我家少主恭候多时。”门人眼力不错,借着火光,一眼就认出了来人。

    “多有搅扰,还望恕罪。”

    在黑云山为孟狂,在此地便是彬彬有礼的王景略,虽说衣衫褴褛,但举手投足,意态潇洒自如,颇有几分披发佯狂的古人风范。

    “景略驾到,有失远迎!”坞堡内一人长笑而出,一身笔挺箭服,腰悬长剑,精神抖擞。

    整座坞堡火把齐明,仿佛在迎接一位大人物。

    “威明兄,某这是落难了,特来投奔你。”王猛出身贫寒,世居北海郡剧县,石虎攻青州曹嶷,肆意屠戮,广固城被杀的只剩七百口。

    王猛举家迁往魏郡,以贩卖畚箕为业,及长,父母皆亡故,乃游离大河两岸。

    羯赵司隶校尉、侍中徐统遇而奇之,欲召为功曹,不就而去,辗转至嵩山。

    “早与你说了,那帮名士徒有其表,焉能容你?去,备好汤沐、酒宴,某要为景略接风洗尘!”薛强冲身边的门人挥手。

    “威明兄见笑了。”二人边走边聊。

    “如今天下沉浮未定,遍地豺狼虎豹之徒,以我看,景略不必东奔西走了,留在我薛家,待天下略定,再出仕不迟。”

    “你自然是不迟,薛家名震河北,汉赵、羯赵累征不就,我出身寒微,一文不名,当然要早做打算,昔者马伏波有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矣。”王猛苦笑道。

    两人越说越没顾忌。

    入得内堂,同席而坐。

    屏风上一列行草,龙飞凤舞,写的是蜀相诸葛武侯的出师表。

    王猛一见此文,边挪不开眼。

    薛强正色道:“如今天下尽是一些二流人物,择来择去能有何人?”

    王猛摇摇头,“略有收获,英雄未发之际,难免为人所不识。”

    “哦,景略似乎言有所指?”

    “以在下观之,当今天下,有三人可称英雄,一在河北,一在中原,一在荆襄!”王猛习惯性将手伸进怀中扪索。

    “河北可是近日间名震天下的石闵?”

    一战而破石冲十余万大军,坑杀三万降卒,石闵之名,天下无人不知。

    不过王猛却摇了摇头,“石闵轻于杀戮,果于征伐,非长久之象也。”

    第一百八十七章 生擒

    薛城内的混乱仅仅持续两个时辰便被魏山控制。

    开城的乞活将,李跃竟然认识,祖寻,是董闰一系的人马。

    李跃心中一动,会不会是董闰授意他开城的?

    自从张良被杀之后,董闰就成了广宗乞活军的二号人物。

    祖寻拱手道:“城中乱起,司空并不知是在下所为,在下家眷尚在广宗,还望将军万勿声张!”

    “这是自然,你的家眷便是我黑云军的家眷,他日为你赎回。”李跃本想开口询问是不是董闰所谋。

    但人家既然不说,肯定是有所顾忌。

    以董闰现在的实力,没必要投奔黑云山,很可能只是他看不惯李农的所作所为而已。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的好。

    董闰留在广宗,远比直接投奔黑云山妙……

    祖寻道:“多谢将军!不过若是方便,还请放在下回广宗,父母高堂年迈,在下实在不忍远离。”

    李跃更确定他是董闰授意,“来人为祖将军备上马车,送一车钱帛。”

    “在下并非为钱帛……流民中不少是家乡父老,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屠戮,再说带着如此之多钱帛回去,定然被人猜疑!”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人诚不我欺,以后你便是我黑云山的生死弟兄!”李跃心中一阵感慨。

    虽然这世道遍地豺狼虎豹,但还有忠义之士,从常炜到祖寻,都是如此。

    这同样也说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如同羯赵此起彼伏的大乱一样,早早就埋下了因果。

    “事不宜迟,在下告辞!”祖寻拱手。

    李跃还礼,“路上当心!”

    刚送走他,斥候就来了,“禀将军,李农与董闰高开等将率千余骑杀出城,向南而去,张校尉正率捉生手追赶!”

    向南,便是去彭城。

    一旦李农逃到彭城,便是进了乌龟壳,只怕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抓到他。

    “怎么会让他跑了?”李跃有些郁闷。

    城中忽然反叛,绝大多数赵军都被俘虏,按道理李农来不及反应才对。

    忽见斥候吞吞吐吐的神色,李跃温和道:“有话就说。”

    “将军不是下令务必留活口么?兄弟们都不敢尽全力。”

    李跃一拍额头,居然忘了这茬。

    李农屡战屡败,却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病残,当日杀张良时,出手狠决,极为利落,张良愣是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砍了脑袋。

    张生野束手束脚,手上有几百捉生手,但绝不是正规骑兵的对手。

    这事肯定还得自己来,别人掌握不好分寸,李跃提刀上马,亲卫吹动号角,不到片刻,千余黑云骁骑聚集而来,人皆双马。

    一列火把犹如长龙向南狂奔,斥候在前引路。

    黑夜中不辨路况,不少骑兵栽倒在地,不过这个时候不是爱惜战马的时候。

    受伤的骑兵后面自会有斥候收治。

    狂奔之中,东方天际现出一线鱼肚白,微弱的晨曦很快就席卷四野。

    好在徐州地界多水,却少山,有斥候引路,黑云骁骑很快就追赶上去。

    前方晨光之中,赵军只剩下数百骑。

    他们没有斥候引路,损失不小,又被张生野的捉生手袭扰,速度大受影响。

    一看到骑兵中苍发高冠的李农,李跃的精神就来了,朝着前方狂呼:“司空勿惊,李跃特来护驾!”

    亲卫们也跟着大喊。

    清晨之中,喊声显得特别欢快。

    不料,赵军骑兵听了这声音,逃得更快了。

    但被捉生手咬上,逃得再快都没用。

    不时有绳套忽然从侧面飞出,套走马上的骑兵。

    偶尔飞出几支弩箭,精准的射中战马,李农身边的骑兵越来越少。

    “司空勿惊,李跃来也!”李跃越追越近。

    不过彭城也越来越近了,就在前方地平线上,城内奔出十余游骑,乌鸦一般散开,小心翼翼的靠近。

    “司空勿走!”李跃在后面喊着。

    这其实也是提醒他,跑的再快都没用。

    李农身边的骑兵越来越少,只剩百余骑,有的是被捉生手捕了去,有的则是主动离去了……

    吁——

    狂奔之中,赵军几十匹战马忽然栽倒在地,掀起一片灰尘。

    从昨夜到现在,李农至少狂奔了三个时辰,人受的了,战马却受不住了。

    黑云骁骑与捉生手围了上去。

    李跃却在后面一阵担惊受怕,李农毕竟年纪大了,万一摔死了,这笔账算谁的?

    虽然他该死,但现在却不能死,尤其不能死在自己手上。

    策马上前,尘埃已经落定。

    李农与二十多名亲卫缩在一起,手提长剑,左额已被擦破,高冠也不知甩哪里去了,一头苍发披落,更显得沧桑和狼狈。

    “跃来迟,请司空恕罪!”李跃小跑着上前,做足了礼数。

    李农手中长剑往脖子上凑了凑,但身边无一人拦阻,李跃心提到嗓子眼,刚要说话,他却眼神闪烁了几下,一把扔掉长剑,一脸和蔼可亲,“原来是行谨,放下兵器,无需惊疑。”

    周围亲卫扔掉刀矛。

    李跃心生佩服,这脸皮不仅厚而且圆滑。

    不过李农在羯赵沉浮一生,伺候石虎二三十年,没这点圆滑还真活不到现在。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