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 > 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 第267节
    来望像个唠叨嘴碎的爹,伺候着陶眠把外袍披好。

    无话。

    两人之间的沉默能压死一只老虎。

    道士最先受不了,他让陶眠别看了。

    “你再看,人也不能回来。”

    “嗯。”

    “其实这对元鹤和你都是好事。小孩怎么说都是个官三代,亏不了他的。而你守着这偌大的桃花山,也算家业颇丰……”

    来望给陶眠出主意,教他如何排遣寂寞。

    “你山里不是还剩一只鹤和一条蛇么?要是你想再养点别的,跟我说,我给你捡去。

    ……实在不行,你养着我吧!”

    陶眠的表情从伤感,转瞬间变为嫌弃。

    “你这算盘打得,我隔着肚皮都能听见。”

    “你看,我挖空心思给你出招,逗你开心,你还不领情。”

    来望是个适合倾诉的朋友,且不说他耐心十足,而且时常语出惊人,强行打断别人的情绪,让悲伤无法蔓延。

    就好比现在的陶眠,表情在分别的哀伤和被油腻到的无语之间反复纵跳。

    良久,他终于清洗掉了被来望的话语蹭到身上的粘腻之感,幽幽地叹了口气。

    一些旧事涌上心头。

    “我的弟子曾经一个两个,都想往山外跑。那时我谁都拦不住。

    如今倒是有人,苦苦哀求要留在山中,我却不得不残忍地将他推走,让他离开这座山。

    想走的留不住,想留的,却非要他走。来望,为何世事总是在搬弄人心。无论怎样做都不得圆满,无论怎样做都尽是遗憾。”

    来望在人间活得够久,见闻也足够多。他比陶眠多了一分凡间气,自然对他所言有更深的体悟。

    “小陶,人间就是如此。月盈又缺,潮起即落。人生何处不相逢,却又没有不散的筵席。你都说了,缘分永远只是一段,哪有那么多长长久久、朝朝暮暮。

    况且你把小元鹤送走,是真的对你对他都好。我不能讲得太明,我还是说那条溪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去寻找那条溪水,不听不闻,当作它不存在。不管它将来遇到石头拦路还是中途干涸,你不要去打听,让它与你无关。

    不然一旦发生交集,那块石头掉下来,就一定与你脱不了干系。这个你明白吗?”

    “不明白。”

    来望叨叨了一通,最后被陶眠这句话噎住,憋了半晌,才憋出一句——

    “……好,坦诚也是你的美德,我赞赏你。”

    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让陶眠别去管元鹤了,就当天底下没有这个人。

    但他怕陶眠刨根问底,于是费尽心思地编理由。

    道士现在其实也很没底。他窥见的东西不多,但他已经能推测出,元鹤和陶眠在前世有纠葛,而且应该是定下了什么诺言契约之类的。

    ……恐怕陶眠其他的弟子,和他也有这种前世延续至今的缘分。

    凡是索取必有代价,元鹤这一生注定不会太顺遂。

    现在来望也在赌,如果陶眠不再去见元鹤,两人此生不再有交集,是不是元鹤就能过得舒坦一点,最起码把命保住。

    这些担忧,他都没办法和陶眠直说。不是他不想,是天道不允。

    来望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对未成的师徒。

    “也许我和你相遇,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捞你一把,让你别跌得太狠吧。我可真伟大。”

    道士突然没头没尾地称赞了自己一句,陶眠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他。

    “没事,我说梦话呢,你别管。”

    这回来望坚持在桃花山留一段日子,他嘴上说是太想念陶眠,要和他狠狠叙旧。

    其实是担心这件事没办利索,万一元鹤又偷偷跑回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不过,仙人的法决还是很管用的,元鹤果然失去了在桃花山的这段记忆。

    元行迟答应了陶眠,保守秘密,永远不在元鹤面前提桃花山。

    他甚至把父亲元日写过的,有关桃花山的诗和文全都收好,放在一个抽屉里,上了锁,尘封起来。

    元夫人常年不愿回府,元鹤只以为娘亲喜好清净,不作他想。

    如今的他有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结识了新的玩伴,性子变回最初的开朗外向。

    元行迟还请了教书的先生和教武功的师傅,元鹤跟随他们上课,学得很认真。

    尽管陶眠在他临行前叮嘱过,为了元鹤好,不要寄信给桃花山。

    但元行迟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每年给陶眠写一封信,叫他安心。

    元鹤如今过得很好。

    那些信,陶眠从未打开过。但他有一种感应,元鹤现在无忧无虑,他不用担心牵挂。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元鹤平安长大,有了生死之交,也与心上人定了婚约。

    边关有烽烟,元鹤主动请缨,辞别父亲与心上人,和挚友一起踏上征途。

    这一去,就是三载光阴。

    第325章 关于他

    元鹤不在的日子,桃花山并没有变得更安静。

    黑蛇和白鹤每日睁眼就打,饭前饭后打。陶眠彻底适应它们的相处模式,在嘶嘶和嘎嘎的背景音中,淡定地烹饪一些有毒的食物。

    仙、蛇、鹤或多或少具备了耐毒的体质,因而不论陶眠如何折腾,他们三个总能活蹦乱跳。

    曾经总是要逃的仙鹤,如今也留在了桃花山。

    倒不是它对这里有多么眷恋,而是没和大蛇分出个高低上下,它心有不甘。

    就算飞离了桃花山,半夜醒来,念起这档子事,也得抽自己几翅膀。

    如今白鹤伤势痊愈,陶眠也便任由它的来去。偶尔它离开几天,再回来,仙人从不问它去了哪里,也不管它要在山中停留多久。

    大蛇始终安分地待在山中,陪伴着陶眠。对于这只冒失闯进仙山的小白鹤,它从未表现过接纳之意,却也并不完全地排斥,主打的就是一个“鹤不犯我,我不犯鹤”的态度。

    陶眠瞧它们之间的相处,却是有趣。天气暖和起来,他把摇椅从屋内搬到院子里,一把蒲扇在手,脚尖一点地,摇椅便咯吱咯吱地荡起来。荡着荡着,从日升到日落,白鹤与黑蛇在院中撕斗打闹,瞧瞧热闹,这一天便从容地过去了。

    偶尔他也想念在远方的元鹤,不知他是否安好。

    一瓣嫩粉色的桃花瓣自空中打着旋飘过,被风送得很远。

    元鹤离山已有九载光阴。

    天地遥寄一锦书,若是这桃花能飞到元鹤身边便好了。

    陶眠许久不曾前往人间,某日阿九忽而派了她的青鸟送来信笺,说有薛掌柜的消息。

    陶眠惊喜不已,连夜收拾行囊,迫不及待地来到阿九的玄机楼,阿九在信中邀他来这里相见。

    在他收拾东西时,黑蛇就在旁边静静地看。

    陶眠点燃了桌上的油灯,将包袱展开,把助眠的经书、喝茶的杯,还有随手折的桃花枝,一个挨着一个,小心仔细地摆好。

    随后他把四个角两两对折,扎紧,拍平。

    在他叠包袱时,一动不动的黑蛇忽而吱溜地钻进去。陶眠的手没有它的动作快,结果就是把它包在了里面。

    “这回不带你,我很快就归来。”

    陶眠圈住它的长身子,将它从里面拎出来。

    被抓了个正着的黑蛇垂头丧气,蛇身无力地耷拉,任由陶眠把它拿捏。

    然后,在仙人整理好行囊之际,它再一次将自己塞进去,一并打包。

    “……”

    仙人耐着性子,继续把它提起,放在桌子上。

    ……

    梅开三度。

    当陶眠第七次把它拿出来时,都有些无奈了。

    “我背着一条蛇到处走,容易吓到人。我真的很快就回来,我答应你。”

    黑蛇蔫头耷脑,它听懂了仙人的话,只是闷闷地点头。

    随后爬回它自己的床……也就是曾经陶眠下榻的地方。

    陶眠见它心情消沉,只好给出承诺,说这次回来会从阿九那里带回来好吃的,像在哄小孩。

    蛇在被子里拱了拱,把自己的脑袋埋进去,彻底不听仙人说话。

    仙人拿它没法子,最后叮嘱一句“别和大鹅打架”,就推门出去,披星赶路。

    等屋门咯吱关上,那条装郁闷的蛇忽而把被子挑出一条缝,探头探脑。

    它在床上游着,来到床边,无声地掉落。

    在地面阴暗地蠕动一番,最后追随着陶眠的脚步,也离开了桃花山。

    等陶眠赶到阿九的住处,发现这条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他面前,吐着信子打招呼时,他嘴角一抽。

    “你要是把出去玩的这股执着的劲儿用在修炼上,超过我水平这种事指日可待。”

    “嘶嘶。”

    大蛇吐了吐红信子,像小孩做鬼脸。

    阿九平日起居都在玄机楼,这里有一层是专门为她准备的。

    寝居、茶室、琴房、剑屋……一应俱全。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