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原来我就是顶流 > 第49章 拜师学曲
    回到宿舍,周逸感觉还是中戏这座象牙塔好,在里面只要认真学习不用考虑人情算计,一出校门就得考虑方方面面的得失。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不容易,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时间主宰总会在身后推着你朝着成年人世界迈进。不管你再不情愿,终究还是会有面对的一天。

    周逸感叹了一声,连行业领军的天娱、唐人所给条件都无法达到心中预期,难道自己真的只能签长约走上跟其他师兄师姐一样的道路?

    他决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不着急落笔签字。

    假期后,表本1班继续上课,普通学校的表演系专业课绝大多数是“声台形表”四类,而中戏教学则多加了“曲”,成为学生必修的第五项。

    只见全班26位同学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认真聆听《戏曲表演基础》老师的讲课。

    “家人们,落魄了啊!戏曲以前可是国内娱乐头牌,现在被电视、电影等新娱乐手段打得溃不成军,听戏的都是中老年人咯。”

    开场一番自嘲,直接让同学们跟老师拉近了距离,要知道眼前的中年人可是国内京剧业内屈指可数的“二度梅”得主——赵铮老师。

    “二度梅”即两次荣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是一个行业内公认的领军人物。

    “梅花奖”评选范围包括了戏曲类,话剧类和歌剧类。

    假若周逸今后想在话剧界发展,那么“梅花奖”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中戏在2011年首次设立京剧表演专业,赵铮受聘为京剧系的表演老师。他主打武生,却文武双全,意思是能扮武小生又能演文小生。

    国字头的中戏,新建京剧系当然需要赵铮这样的大咖前来压阵。

    “86版《西游记》看过的同学请举手?”

    “唰唰——”

    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举起手来,作为国民级的电视经典,每年寒暑假必备,孙悟空可是许多人的童年男神。

    “小时候大家只爱看孙大圣打妖怪,长大后才发现剧中还有像女儿国国王这样的一大批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对不对?

    还有87版的《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风华绝代,性格鲜明,人人都各有特色。

    为何觉得现在的电视剧女角色跟她们相比,整体上给人总是差了一些什么,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赵铮再一次对着同学们发问。

    “嗯——”

    包括周逸在内的所有人都猛点头,这两部国民经典剧真的难以超越。

    “主要原因是这些女角色其实都是从全国文工团和地方剧院选拔出来,她们大都接受过戏曲方面的专业训练。

    女儿国国王在出演角色前,苦学过一段时间川剧;玉兔精自小童子功学越剧;林黛玉京剧家庭长大;王熙凤是川剧演员出身;就连观音大仙都是湘剧知名演员。

    所以,戏曲是中国独有的戏剧艺术,里面有我们取之不尽的东方戏剧美学和宝藏。

    世界公认的三大古老戏剧是哪些?有知道的同学吗?”

    环顾一圈,发现周逸举了手,老师直接点名他来回答。

    “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半岛的梵剧,还有就是中国的戏曲。”

    班上应该还有其他同学知道,但为了不让课堂冷场,班长只能以身作则。

    “没错,所以说中国戏曲是东方文明的结晶,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宝库。只要你们能从中偷师一点,老祖宗给你们留下的财富足够吃一辈子。

    我们中戏的欧阳老校长说过,‘作为中国的导演,你们必须懂得中国的戏曲。如果你们不懂戏曲,那就没有资格做中国的导演。’

    解放后一段时间中戏学生都必须学戏曲,后来因各种原因中断,近些年才开始重新恢复。”

    针对许多同学不明白为啥学表演还要学习戏曲,赵铮首先要打消大家的顾虑。

    “戏曲是一个很吃童子功的行当,跟曲艺、杂技一样,没有10年左右童子功上不了台演出。

    当然,再让你们学童子功也不现实,不过我们可以略微入个门,京剧系要求100分,那你们只需要达到60分,跟普通票友水平一致即可。

    作为大一新生,那我们主要学习‘四功五法’基本功,‘四功’是唱作念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

    考试除了考察基本功以外,全部课程结束后每个人要登台配合演出折子戏,浑水摸鱼可拿不到学分。”

    赵铮的一番话,让表本1班的同学们压力很大。

    谁说高中苦一苦,上了大学就好了。

    中戏简直是超级高中版的大学,课程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光交作业应付考试就足以让大一新生们脱去一层皮。

    从零开始学戏曲,这对周逸来说可谓是一大挑战。

    这不京剧系要准备新生初检了嘛,他看正好没课,便寻思去现场看看,一是替两位京剧小旦加油,二是去开开眼学习一番。

    中戏自从搬进了新校区后,可谓是财大气粗,台前专业如表演、音乐剧、舞剧、京剧等,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属教学教室,其他专业不能随便使用。加上还在拼命赶工的影视教学楼、舞美教学楼、剧场及制作中心,它们将在下学期开学前启用。

    届时,中戏每一个专业都会拥有全球最顶级的专业教室和教学配套,这就是中国艺术最高殿堂之一的底气。

    来到京剧教室门口,发现里面一大群人,除了即将登场献技的大一新生,京剧系大二的师哥师姐也都来了。

    在中戏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本专业的学生都很团结。一是中戏有以老带新优良传统,二是大家将来都是吃同一行饭,自然要守望互助。

    内部竞争肯定有,但都在控制在相对理智范围,因为圈子都不大,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口碑传播速度很快。

    周逸本想低调,没想到刚推开门,他这个外来户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唉哟,我们表演班的班长来了。”

    坐在考评席上的赵铮开口替周逸打了圆场。

    “各位老师好,我是表本1班的周逸,今天来现场学习,感受一下赵老师所说的戏曲魅力。

    另外顺带替艺考时认识的两位战友加油。”

    周逸以30度鞠躬礼问老师们问好,并自报此行目的。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今天是京剧系新生初检摸底测试,所以京剧系所有的老师都在场内坐成一排,他们待会还要现场为每个新生打分。

    上了《天天向上》节目后,周逸可是中戏校内的红人,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知晓了有这么一号人物。

    “所以我常说咱们是坐在老祖宗留下的宝山之中不自知,大家看偷师的人不就来了嘛。”

    赵铮说完示意周逸自便找座,便看到对方跑到班上两位女旦面前,他朝旁边的同事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你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小花旦杜鹃既惊讶又惊喜,周逸现在风头正盛,她拥有这样的一位朋友可谓脸上有光。

    “哈,临时起意,我以前没现场看过京剧表演,趁这个机会来学习。顺带还一还你们开学当天校门迎接的大恩情。”

    说完,周逸转头跟卢若溪也打了声招呼。

    对方笑了笑,点头回应,然后站在一旁,真的如同溪流般不争不抢,遇石则绕遇沟则跳,淡然超脱地犹如隐身人。

    初检马上开始,周逸打完招呼后就来到角落旁坐下,耐心欣赏京剧新生的童子功展现。

    场上穿着黑色练功服的就是大一新生,他们在紧张地压腿热身,迎接即将到来的考核。

    哎呀,只有真正现场近距离观看,才能懂得戏曲的“唱作念打”和“手眼身法步”的真谛。

    开场连翻七八个跟斗后直接一字腿劈叉,唱了两句后凌空直跪地上,啪的一声膝盖跟地面接触发出的响声让周逸听了都觉得痛。

    何谓童子功,就是人小时候骨头软,可以做出各种难度动作。过了青春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嗓音都已经定型了,再好的苗子也很难出来。所以,戏曲行当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杜鹃演了《红娘》,而卢若溪则是《穆桂英挂帅》,两人上了台都犹如换了一个人,表演起来那叫一个认真和专业。

    说实话,周逸是第一次认真听戏,对方唱的是啥有许多内容都听不懂,唯一感受颇深的是大家的嗓子、身姿、眼神和仪态真是一流。

    当今是快节奏社会,京剧这种需要一定观看门槛的戏曲真的距离大众越来越远,虽说是国粹但也要有新鲜血液加入才行,不然就只能困在一摊死水之中。

    一部电影《霸王别姬》觉醒了许多人的戏曲DNA,每年春晚必定保留的京剧选段也不忘大年三十提醒大家国粹的存在,但京剧依旧不断在走下坡路。

    京剧要改变,许多业内人士也在疾呼。

    但改了新戏观众不买账,又得回到表演经典剧目的老路,商场化之路走不通。

    所以,有人调侃说,京剧是演不尽的《四郎探母》,跑不完的《红鬃烈马》,唱不完的《苏三起解》。

    难怪小花旦杜鹃一直在吐槽说自己完全是为爱发电,毕业后求个温饱就心满意足。

    周逸心想,若自己是学京剧的话,该如何闯出一条新路呢?

    想了半天也没啥好招,转头一拍脑袋,才发现:哦,原来我是学话剧影视表演的,那没事了。

    为庆贺京剧两小旦顺利过关,周逸豪气大手一挥,学生饭堂二楼小炒走起,他请客负责买单。

    跟午餐时热闹场景不同,中戏的学生饭堂在晚餐时冷清不少,主要原因是许多学生为了保持身材不怎么吃晚餐。

    尤其那种每周都要上秤量体重的台前专业,像舞剧、音乐剧啥的,哦,表演也有,形体课老师可是狠盯着每个人的身材。

    在整个校园都是帅哥美女标杆身材的大环境下,尤其中戏基本上要求每个专业都要上台表演,就算你是幕后专业也不例外。

    你不亲身登台体会过戏剧表演,怎么能写出优秀的戏剧本子和搭建出优美的舞台背景。

    所以,同学,你也不想在同学中被当负面典型吧?

    卷吧,进了中戏校园你才知道什么是卷字的真正含义。

    周逸的舍友黄俊,身高185cm,体重65公斤,目前正在宿舍吃着自己搭配的营养餐。他的目标是打算到寒假时,体重降到63公斤,这样一来拍戏显得更加上镜。

    周逸身高177cm,体重66公斤,没错上了大学,他胖了几斤肉。不过天生脸小适合上镜,所以暂时一点都不影响镜头感。

    如此做派,让黄俊不由感叹世道不公,他在节食减肥,还有人继续在大吃大喝。

    杜鹃发现跟周逸走在一起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得频频接受过路同学们的注目礼。

    现在对方可是校园当红炸子鸡,身边出现异性总是难免让人浮想一二。

    反观卢若溪则神游在外,像个忠心耿耿当个保镖走在后面。

    “说吧,无事献殷勤,有啥要我们帮忙的地方?”

    小花旦点了一大盘炒牛肉,又加了一碟鸡中翅,觉得算狠宰了对方一顿,开口问道。

    “仗义!

    我们不也开了《戏曲表演基础》课程嘛,我个人觉得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很不错,对登台表演大有帮助。何况期末我们还得考折子戏表演,希望你们两位京剧前辈带带我,每周抽点时间替我补习补习。”

    周逸还真想在戏曲行当入个门,毕竟他真是认同戏曲是老祖宗给国人留下的巨大宝库。

    “你还真打算来偷师?拜师礼呢?”

    “补习当天你们两位老师的晚餐我都包了,再加饭后水果甜点一份,怎么样?”

    “不够,再加每月一次校外美食探店!”

    “好吧……成交!”

    周逸假装肉疼,点头同意了对方的条件。

    明知眼前男生在装模作样,但杜鹃还是很享受对方在自己面前吃瘪的感觉。

    毕竟艺考之神在她跟前是秀存在感许久,眼看着对方从一个普通艺考生渐渐成为校内乃至网上大红人,真假不论只要他认栽就行。

    双方约定好每周补习两节课,实际上就是周逸跟着两人一起练功,不求精通只求入门。

    于是,京剧系的教室课余时间多了一个外门旁听弟子,他很快还收获了其他内门弟子的指点。

    当然,身为大红人,周逸不找事不代表就没事干,这不舍友陈川骏就给大家找来一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