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洪荒同人] 阵起洪荒 > 第95章
    “我明白了。”

    采碧本想说当以帝君的大事为要,他们并不惧怕牺牲。但帝君为他们考虑至此,她又怎么舍得拒绝?

    东华看着采碧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不知道自己这个下属心下又做了什么决定。但确定了她会乖乖待在紫府养伤,旁的,他也不好再多管下去。毕竟采碧对他的那一抹情愫他并非没有察觉到,但自己既然已经心有所属,那么在与其他人,尤其是对自己怀有某些特殊感情的对象相处时,就更是要把握好分寸。

    他不会与采碧发生不必要的肢体接触,也不会过分深入地去探究她的想法。

    采碧本身也是极有分寸之人,自然明白他保持距离的含义。

    所以他作为紫府东华宫的主人,只要保证身为下属的采碧会顾惜自己的身体,好好养伤便也就够了。

    通天走在东华的身侧,眼底是一丝不经意间浮现的笑意。

    他当然不会看不出采碧对东华的倾慕。但东华的态度显而易见,采碧也不是什么满脑子只有情爱的傻瓜。一个自觉保持社交距离,一个选择将心意全部埋藏在心底,轻易不曾表露,他又为什么要对自己爱人的得力手下表露出诸如不悦、不喜的情绪?

    “我今时才发现,你竟还有几分恶趣味。”

    想到东华去落伽山所做的事,饶是受害者是自己的师侄,通天却还是想笑。

    慈航为了体现自己的逼格,非要取落伽山的紫竹编制成篮、成笼,用来禁束沉殷和那条自称灵感大王的小金鱼。于是东华去了落伽山,便也用他的紫竹为他编了个笼子,将他困在了自己的道场。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以此禁束他人的那天,就该预料到会有今时今日的下场。”

    以伤换伤可是不够的。那些折辱轻蔑,总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现下,可是要去看那条小金鱼?”通天看着东华走的方向,了然道。

    “他既然抓住了机会,又不曾只想着得到而不敢付出。那此番,便是他的机缘。”

    这条小金鱼在通天河时,虽然吃了几年的童男童女,但归根结底,也算是遵循了平等交易的原则。他年年施甘雨、落庆云,保得这些年来通天河附近千里村庄风调雨顺、黎民安康,自然是有恶孽,却也有功德的。

    虽说恶孽与功德并不是两相抵消的道理,但比起许多只知烧杀劫掠,光想着享受,却不曾回报的妖怪、恶徒已是好上了不少。

    品过血食的味道后固然心修难持,但若是这条金鱼还肯改邪归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可不是西方教为了广揽门徒,极力宣扬的说法吗?

    “帝君。”

    东华和通天走到游廊处,被放入池中的灵感大王看着走近的两人,于水中翘起上半身,恭敬地喊道。

    他不认得通天教主,但却知道东华的身份。

    紫府的水池中有着他往昔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充沛灵气,然而单看他一入池中,原本在水里肆意遨游的锦鲤们便纷纷离他而去就可以知晓,这池中养的,只有潜心静修的好妖。

    灵感大王知道,对于很多神仙来说,以凡人为血食可谓是破了大忌,更何况他还每每只挑童男童女下手。将心比心,若有人对他同族幼崽下手,他亦不会轻易宽恕。

    只是……

    他无论如何,都不想再过被人轻视的日子了。

    第64章

    通天自无意在并非玄门正统出身的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身份,见这条小金鱼只识得东华而不认识他,也就顺势保持了沉默。

    东华走到池畔,低头看向池中的金鱼。

    “你可知此乃何处?”

    “承蒙帝君座下灵官搭救,使灵感有幸得至紫府。”

    灵感此时虽因有伤在身,化不得人形,但许是在落伽山受教日久,即使维持着金鱼本相,亦表现出了恭敬的姿态。

    “小人不愿再回南海,可否请帝君宽宥,容小人寄居三岛十洲?”

    即使有着观音的有意放纵,但能够趁着海水涨潮之际从落伽山的莲花池逃至通天河中,也可以见出灵感是一个极其善于抓住机会的妖精。

    他固然不敢奢求能够留在紫府,但三岛十洲也一向是散仙和妖修们向往的圣地。其中不仅有不少道法有成的散仙愿意收妖族为徒,更有一部分原本拜在通天教主门下、玄门正朔出身的妖修在碧游宫闭锁后暂居三岛十洲,愿意照拂同族小辈。

    于灵感而言,身无传承,只靠着观音菩萨每日讲经时听得的那一言半句磕磕绊绊地修行至今,若是能在三岛十洲中拥有容身之地,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通天河数年,你皆以童男童女为食。”

    灵感求得恳切,东华却不为所动。

    “小人修行有瑕,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帝君明鉴。”

    灵感艰难地用鱼身表现出了微微垂下头的模样。东华的神识扫过他的全身,他也不曾反抗,只敞开了自身,任由东华窥探他的修行功法。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在落伽山茹素多年,修行的功法纵使是自己七零八碎拼凑出来的,却也太半出自佛门。若非实在迫不得已,他又何必一离开落伽山,便破了杀戒,开了血食。

    不过是功法出了岔子,通天河又贫瘠,没有什么天材地宝可以助他渡此难关,只好寄希望于为天道所钟的人族,先天之炁不曾散尽的人族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