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古代之奋斗 > 第119节
    宁若兰点头,下边村子遭了秧,人出不来,她县上的作坊肯定也开不了,索性先关门。只是不知这场水要发多久,时日拖得越久,灾情越严重,物价肯定要暴涨。

    “你放心去,我一会儿叫李明李光两个跟着李叔出去再买些米面之类的东西回来,以备万一。”

    景惊蛰点点头,摸摸两小的光滑水嫩的小脸,又嘱咐两句这才出门。

    柳树村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因为大多地处低洼地带,很多人的房子一夜间被大水冲得无影无踪,只要高处的才得以幸免。景家老屋万幸地势还算比较高,只是门前的菜园子和左边的仓房被大水冲垮,东西两屋住人的地方倒是没问题。可即便这样,也愁坏了景老头,因为仓房被冲,家里面所有的存粮都没了!若不是厨房还放了些这两天要用的米面,恐怕不等景惊蛰过来,他们就要饿肚子。

    景老头望着院门前涛涛大水,眉头就没舒展过。

    “爹,咱们收拾收拾东西,赶紧朝高处搬吧。现在雨还没停,恐怕这水还要涨。”

    景惊风如今早已脱去过去那副惫懒无赖模样,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也勤快不少。此时一边劝景老头,一边动手收拾家什。

    王氏用背带把二丫绑在背上,一手拉着铁蛋,一手挎着包袱走出门来。

    “爹,娘,我先把两小的带回娘家。一会回来跟着收拾,你们也动作快着点,我瞅这水又涨了呢,刚才还没到那个坡,现在都淹到一半了。”

    李氏嘴巴张了张想说把孩子送回娘家像什么话,可是想到如今的情况,只好闭上嘴,转头瞅着景老头,询问道:“他爹,咱也收拾吧?”

    景老头砸吧下旱烟,叹口气,把烟杆插、进裤腰:“收拾吧。”

    山上一处供猎户歇脚的草庐,此时挤满了柳树村的村民。男人肩挑手抗的把各家看中的东西带着,女人拉扯照看孩子,老人喘着气坐在一旁,愁眉不展,叨唠着:“多少年没发过大水了,咋就今年发了,唉,流年不利啊。”

    景老头他们到时,草庐已经没地方了,景老头只得叫景惊风把家当放在草庐附近的一棵树下。只一趟东西肯定拿不完,景惊风放下扛着的锅碗之类的,对景老头道:“爹,娘,你们先搁着呆着,我再回去取一趟。”

    等景惊风走下山,山上就有人拉着景老头感叹:“老景头,你家惊风如今可算浪子回头,出息了。”

    景老头露出个得意的笑,刚点头,就听旁边又有人道:“可惜哦,景叔家惊蛰哥那才是真出息,就是不知道人家现在干啥呢。”

    景老头脸色霎时变得难看起来。村里人不是不知道他和大儿子关系如今正紧张,这时候跳出来说这话,简直就是不安好心,专挑人家心窝子戳!

    “哎呀,惊蛰再能干,如今发了大水,道都不通,他也来不了,你这孩子瞎说啥呢。”

    有人出来打圆场,总算叫景老头脸色回转。

    “唉,刚收了粮食,本来还觉得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谁知道一场大水,啥都没了。这都入秋了,等入了冬可咋办啊。老天爷,不给活路了啊!”除了把粮食放进屋里,地势又高的,其他人家秋收的粮食全都没了。即便大水退了,他们没了粮食,日子也没法过下去。

    “我们的房子没了,大水一来,整个没了影。”更有那房子都被大水整个端走的,更是神情木然、悲从中来。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沉默了,有人呜呜哭起来,一个出声,紧接着就有人跟着哭,小孩子被大人吓到,也跟着哭起来,一时不大的草庐全是女人孩子悲切的哭声。

    男人红了眼圈,闷头蹲在地上不说话。灾难来得太突然,他们全无准备。

    “爹,娘,大哥来了!”

    突然,下边传来景惊风惊喜的大叫声。景老头和李氏相互扶着站起来,就看见景惊蛰当先从山下大步走上来,身后跟着满脸喜气的景惊风。

    “爹娘,你们没事吧?”

    景老头哆嗦着嘴唇,一连声应着:“好好好,我和你娘没事。”

    景惊蛰上下打量一番,确认景老头和李氏都无大碍,松了口气。“弟妹和孩子们呢?”

    “我岳母家地势高,没啥事,春花带着两小的去岳母家安顿了。”景惊风把肩上扛着的东西放下,接口道。

    “惊蛰啊,靠河边你那个堂叔家,整个都没了啊!”景老头呜咽着出声。

    景惊蛰面色沉重,大水突发,肯定要有不少死伤。“爹、娘,先别说这个了,我这次来就是打算带你们去县上安顿的。趁着水势还不算太大,咱赶紧坐船过河。”

    “这,这能行吗?这时候河还能过?”李氏问道。

    “能,有一处河道窄,这会儿也就比平时宽了一倍,水势不算太大,还挺平稳,咱们得抓紧时间。”

    “行行,惊风啊,赶紧去把王氏和孩子接回来,咱们跟着惊蛰一起走。”

    景老头转身收拾家当,景惊蛰赶紧拦住他:“爹,这些沉重的家伙事就不要了,日后大不了我再给你置办,如今最要紧的是人先过河。”

    景老头一听,就把手上的锅放了下来。转头之际,还特意瞥了眼刚才出口嘲讽的男子,只见他一脸讪讪的缩在后面,没敢再吱声。景老头满意了,故意大声道:“那我和他婶子就和惊蛰去县上了,家伙事我们不带走就搁这,你们要是要用就拿去。”

    景惊蛰抬头瞅瞅柳树村的村民,认出好几个都是当初作坊里闹事的。此时见景惊蛰看过来,满脸羞愧都不敢抬头。景惊蛰顿了顿,对其他人道:“大家要是也想去县上,就说一声,我送了爹娘过河,再叫船夫来接你们。”

    “真的?惊蛰,你这话可是当真?”

    “当真。放心,船费我来出。”

    景惊蛰话一出口,众人都感激不迭,女人们红着眼紧紧拉着孩子挤到跟前,忙忙的叫道:“惊蛰啊,我们去我们去。”

    “我们也去,记上我们。”

    不管怎么样,去了县上也比搁村里山上挨日子强。毕竟县上还有县太爷在,这么大的灾,总得有个说法吧。

    到了河边,杨二带着杨二嫂子和大宝小宝也来了。他们另外租了一条船,正等着景惊蛰他们,好一起过河。

    景惊蛰安排景老头和李氏先过河,然后是王氏娘家父母,再然后是景惊风一家,最后他才和王氏娘家兄弟一起上船。

    安全渡过河,景惊蛰又许了船夫一趟五两银子的重利,烦他往返接送柳树村村民。景惊风叫王氏带着孩子先和景老头走,他留在后面帮衬景惊蛰,此时见景惊蛰自个掏钱租船给村民使,不想叫大哥的好意白费,便在一旁时不时提两句,使得每个过河的人都知道这是人家景惊蛰每趟掏五两银子才求来的船,一时心里都很感激。特别是原先闹事的,更是羞得没地站,特别是被同村的人若有似无的瞟上两眼,更是抬不起头来。

    景老头和李氏满以为这回是去景惊蛰的住处,谁知道杨二一路带着他们却到了另外的一处房子。

    “叔、婶,这是惊蛰特意赁的房子,里面啥都不缺,你们进去歇歇脚,我先回去了。”说完,就带着杨二嫂子和大宝小宝去了自个赁的房子。

    景老头脸色不太好,李氏对着王氏娘家的人也有些没面子。可到底有地方住就挺不错的,只好推开门,当先走进去。房子不算大,加上王氏娘家一屋子人,略微挤挤就能住下。王老实觉得沾着姑娘的光,能搁县上住就不错了,也不计较。可钱氏却有些不乐意。暗地里和王氏嘀咕:“都说景惊蛰挣了大钱,咋就赁了这么小一处房子,我和你爹还得和你大哥家挤在一起住。”

    王氏一边解下二丫喂她喝水,一边叫铁蛋把包袱放到炕上柜子里。听了她娘的话,语气不耐的反驳:“娘,你就知足吧。人家可不是专门赁给你们住的。白吃白住,你还挑上了。”

    钱氏被也噎住,有心想教训王春花两句,被王老实一眼瞅见,三两下拉倒一旁收拾东西,压低声音道:“你就别挑事了。咱姑娘如今日子总算有些盼头,惊风也出息了,你不说叫他们多和惊蛰亲近亲近,还挑拨他们和惊蛰的关系,咋想的?赶紧收拾收拾,一会儿出去烧火热水,做些面汤来,叫亲家脸上也好看些。咱不花银子,可力气总得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