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重组家庭 > 八零重组家庭 第132节
    邹小荷识趣地告退了,邵华赶紧进屋接电话,一看电话号码,是国家训练基地的,准是秦鑫打来的,“喂,老三——”

    电话那头果然传来了秦鑫兴奋的声音,“妈,我夺冠啦!!”

    邵华把听筒放远点,“知道了知道了,我刚看到的报纸。”

    秦鑫得意地弯起嘴角,他就是特意问了采访的记者,今天报纸出刊,才打的电话。

    秦鑫道,“这次得奖牌举办方奖励了两百块钱,教练还说上面也要给我奖励五百块钱,总共七百块钱,回头我就给你寄过去。”

    邵华摇头,“别寄给我,你自己留着,拿去请你们教练和队友吃顿饭,你上回不还说你们教练请你吃了京市烤鸭嘛,这回你得奖金了,总得请回你们教练吧,你能得奖少不了他的帮忙。”

    秦鑫道,“知道啦妈,我晓得这些人情世故。”

    邵华跟他絮絮叨叨地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秦鑫才把电话挂了。

    电话挂了没多久,秦厉就回来了,他也是一脸懵,“我听别人说,我们家老三上报纸了?”

    今天一天都有人带着羡慕嫉妒的小眼神来恭喜他,说秦鑫厉害啊,上报纸了。

    搞得秦厉一头雾水,偏偏他又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只能都点头含糊过去,强撑了一天的笑意,下午一下班,赶紧回家问问到底啥事,咋上的报纸。

    邵华把报纸递给他,“喏,你自己看。”

    秦厉一目十行看完,一拍大腿,“哎哟,咱们家老三真是出息了。”

    邵美琳伸拦他,“爸,你别激动,别把报纸撕碎了,我还要剪下来贴墙上的,这可是咱家第一次有人上报纸。”

    秦厉摆摆手,“明天我就去订十份报纸,不,二十份,你爱咋贴咋贴,贴一面墙都行。”

    秦家这边欣喜若狂,另一头,遥远的祁市。

    晚上八点,孙启盈下班,回到居住的筒子楼。

    自打离婚后,她就找了份售货员的工作,然后独自居住在租的筒子楼里。

    售货员那份工作不仅起得早,而且下班晚,每天面对客户要端着笑脸,偶尔人手不足她还要去后仓帮忙搬东西,简直累得不行,而且薪水还低。

    但不干有什么办法,她跟秦厉离婚,然后跟王默在一起的时候,已经跟家里人闹翻了。

    现在又跟王默离婚了,没人养着,她也只能自己找份工养活自己了。

    也得亏她有个好学历,不然十几年没出社会了,售货员这样的工作还轮不到她。

    孙启盈一边揉了揉酸痛的胳膊,一边迈着沉重的腿一步步爬上了八楼。

    没钱,就算租房子也只能租楼层高,房间小的。

    回到家,孙启盈环顾一圈狭小的房间。

    简单的两居室,还要跟人合租,一间她住,另一间舍友住。

    孙启盈莫名地想起了以前在晃儿岛的日子,那时候,她住的是二层小楼,地方宽敞。

    她还跟秦厉在一起,秦厉虽然每天都在部队不见人,但是每月的薪水都是按时上缴给她的。

    她想买什么,想用什么,秦厉也从来没有拦过。

    生的两个儿子虽然难带,但是后面也请了保姆,隔壁的金婶时不时地会来帮把手,说实话,她没什么需要忙的。

    但是跟王默在一起之后呢,最开始觉得王默就是她要找的那个人,温和、儒雅,满腹学识,根本就不是秦厉那个臭当兵能比的。

    后面慢慢相处下来,温和成了温吞,儒雅又有什么用,找份工作找了两三年都不见影。

    两人在一起,日子拮据得不行,想过以前在晃儿岛那样大手大脚的日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然后就是一日复一日的争吵,吵到最后,拿着结婚证去民政局离婚。

    在民政局,孙启盈出乎意料地碰见了赵寅,她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秦厉还好吗?”

    孙启盈想起往事,就忍不住把脸伏在膝上嚎啕大哭。

    她怎么就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哭了半个多小时,孙启盈嗓子都嘶哑了,她拿起水壶,准备倒一杯水,就看到垫在水壶底下的报纸。

    这份报纸准是她那个舍友买的,她舍友没工作,天天买报纸看上面有哪些招工信息,用过的报纸也舍不得扔,就拿来垫饭垫杯子垫桌角。

    孙启盈想到那个舍友,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她拿起报纸,刚准备扔到一边,就看到报纸上硕大的标题,以及黑白照片上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第85章 摘桃

    孙启盈心底划过一丝异样, 下意识地拿起报纸仔细查阅起来。

    映入眼帘的先是硕大的黑体字标题,孙启盈下意识地撇了撇嘴,什么叫海岛小将百米大赛夺冠, 起这种标题, 摆明了是噱头。

    但冲着那张黑白照片,孙启盈还是耐着心思看下去。

    她把整篇报道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脑海里只剩下了几个关键字,‘海岛小将’‘秦鑫’‘全国性赛事获奖’‘奖金’。

    孙启盈摩挲着报纸黑白照片里秦鑫仍带着稚气的脸庞,这是她的小儿子啊!

    她仍记得跟秦厉离婚的时候, 秦鑫还是那副病歪歪的样子,怎么一眨眼就成了全国跑步冠军?

    要不是报道里写了秦鑫的名字,也详细地描写了秦鑫的家乡晃儿岛,还有照片为证, 孙启盈都以为这是在做梦。

    她又重新看了一遍记者对秦鑫的采访,秦鑫说,他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先是要感谢教练, 其次要感谢生他养他的父母。

    秦鑫的本意是感谢‘生’他的秦厉,养他的邵华。

    但是在孙启盈看来,所谓的生养, 不就指的是她自己嘛。

    孙启盈看完记者对秦鑫的采访,又看了一遍记者对秦鑫教练的采访,教练说,秦鑫是他从业生涯里见过最好的田径苗子,他仿佛就是为了比赛而生, 有朝一日秦鑫一定能够登上国际大舞台。

    看到‘国际大舞台’五个字, 孙启盈的眼睛亮得吓人。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个比赛只是秦鑫的起步, 以后他还要出国参加国际性的赛事,去跟那些老外比,万一得奖了,那奖金……

    孙启盈又扫了一眼报道,光是一个国内比赛的奖金就有两百块钱,还不算国家训练基地给秦鑫发的,加起来顶的上她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以后要真出国比赛了,那赢得可是美金啊!!

    秦鑫跑步,她坐着收钱。

    毕竟这个全国跑步(少年组)冠军是从她肚子里蹦出来的,当儿子的孝顺妈,有啥不应该的?

    孙启盈算了一下汇率,幸福地要昏过去。

    *

    一周后,秦鑫刚训练完,就听到跟他住一个宿舍的队友急匆匆地来喊他,“秦鑫,有你的信。”

    秦鑫一愣,“我的信?谁寄来的?”

    队友看了一眼署名,乐了,“是你妈寄来的。”

    年后秦鑫前脚到了国家训练基地,后脚邵华寄的包裹就到了。

    除了寄了答应给秦鑫的肉酱外,还有她做的排叉和麻花,秦鑫一个人也吃不完,就分给了队友。

    邵华的手艺那是一流的,吃到肉酱跟排叉和麻花的无不竖起大拇指。

    所以这回队友一听是秦鑫的妈又寄信过来了,都乐的没边了。

    那队友把信给秦鑫后,就挨过来,“秦鑫你快打开看看,你妈说她又寄了啥过来。”

    说实话秦鑫觉得这信很突兀,毕竟家里装了电话,要真寄了东西过来,邵华打一个电话就成了,何必要写信呢。

    秦鑫翻看了信,信上的署名就一个妈字,而且字体很陌生,邵华的字他是认识的,他皱眉道,“这信你是在哪拿的?”

    队友一边吃着排叉一边含糊不清地道,“传达室啊。”

    传达室一般是收纳外来的信件,内部的信件有别的渠道寄。

    队友接着道,“你妈应该是不熟给咱们基地寄信,就寄错去传达室了。”

    秦鑫想了想,还是觉得没这个可能,但这不妨碍他拆信。

    秦鑫拆开信封,一展信纸,逐字逐句地往下浏览,越看眉头越皱,最后甚至笑出声了。

    队友道,“你妈写了啥,你咋这么开心。”

    秦鑫把信随手丢到一遍,“这不是我妈写的,是我亲妈写的。”

    队友懵了,什么叫妈跟亲妈,不都是妈吗?

    秦鑫看队友一脸懵逼的样子,索性给他解释道,“你吃的那些肉酱排叉麻花是我妈做的,不止这些吃的,我冬天用的毛衣毛裤毛手套,都是我妈织的,我年前不是买了很多京市特产还有化妆品回去,都是给我妈的,而亲妈是写信来的那个,简单来说,我妈是继母,听明白了吗?”

    队友点点头又摇摇头。

    秦鑫耐心地道,“有啥没听明白的,关系没捋清?”

    队友道,“我多嘴问一句,你亲妈真的是你亲妈吗?”

    那些肉酱排叉麻花啥的就不说了,秦鑫年后带回来的毛衣毛裤毛手套队友都见过,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足了心思。

    京市冬天本来就冷,套上这样一条轻薄而又暖和的毛衣毛裤在里头,既活动得开又很保暖,他当时都羡慕死了。

    现在听秦鑫说,这写吃的穿的都是他继母做的。

    反观写信来的那个,除了写了薄薄一页纸的信,啥东西都没寄。

    倒不是贪图她那点东西,但是寄东西代表着心意。

    队友真觉得继母才是秦鑫真正的亲妈。

    秦鑫道,“我也希望那个女人不是我亲妈。”他摇摇手里的信,你猜信上说啥。

    队友迟疑道,“嘘寒问暖?”

    秦鑫嗤了一声,“我才不稀罕她对我嘘寒问暖。”他顿了顿,“我亲妈在信上说,她在报纸上看到了我夺冠的报道,想把我认回去。”

    “认回去?”队友重复一遍,“啥意思?”

    秦鑫解释,“我亲妈,呸,那个女人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跟我爸离婚了,抛下我们兄弟两个跟别人再婚了。”

    ——孙启盈跟王默结婚又去民政局办离婚证还撞见赵寅的事,秦磊没有瞒着他,秦鑫过年回去秦磊就跟他说了。

    秦鑫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么算来,我跟她也有十来年没见了。”

    队友挠挠后脑勺,“我咋听着这么迷糊呢,你亲妈都十来年没见你了,怎么突然又说要把你认回去,她图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