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贵女娇宠记 > 第71节
    如今的东临侯府,在京中的显赫程度不亚于姐姐还在的时候。父兄在朝中任要职,母亲操持内宅。家宅和睦,阖府安宁。就像当初东临侯所说的,她是荣府最受宠的六姑娘,什么都不用操心,除去不能出府门之外,可谓一切顺心顺意。

    自姐姐走后,幸福仿佛又回到她身边。她知道自己应该感恩,可人就是这样不容易满足,她还是开心不起来。

    阿凝的视线朝极远的地方望过去。霞光四溢的天际和青黛色的远山相连,挡住了她朝北的视线。

    “那个方向,就是西北边吧?”阿凝问道。

    荣寰点点头。

    阿凝看了一会儿,忽然对着远山大声喊道:“啊——”

    声音在青山之间飘荡,带来阵阵回音。胸臆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喷涌而出,舒畅极了。

    少女梅花轻纱的月色裙角在风中轻扬,绝美的容颜绽放出笑意。她朝荣寰招手道:“哥哥!你也来呀!”

    荣寰淡笑道:“你尽情喊吧。聆月峰偏僻,不会有人听见的。”

    阿凝看着天边的流霞,不知怎的,眼睛一花,仿佛又看到了他的脸。真讨厌啊,总是跑到她眼前来。

    赵琰开始做监军时,还时常给她写信。阿凝却从来不回。

    事实上,她都有写回信,却一直没送给他过。一来,互相送信有悖于大家闺秀的行为准则,阿凝做不来;二来,她不想自己的信让战场上的他分神。

    后来,他做了将军,大约忙得厉害,信也少了许多。

    上一封信,已经是一个月之前了。

    对着远山,阿凝忽然开口唤道:“殿下——殿下——”

    一阵阵的回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她不停重复喊着,用尽了全身力气。

    而这一声声的话语却仿佛真像长了翅膀一般,飞过大齐大半国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穿过了多少州,多少县,多少青山,多少杨柳,飞过玉门关、飞过大齐西北边陲,一直飞到了毗邻广袤草原的迦洛城。

    此时的迦洛城,朔风凛冽,天寒地冻,竟尚未天亮。迦落城的中军大帐中,男子身着盔甲,眼神犀利,面色沉凝,又带着方才的怒气,一边分析着壁上挂着的锦凌、夜辰边界地形图,一边吩咐案前诸将各种固关事宜。却忽然不合时宜地停了下来,问道:“什么声音?”

    众将面面相觑,侧耳细听,尔后集体抱拳道:“回禀殿下,末将未曾听到什么声音。”

    赵琰点头,复又向地图看去,却不知怎的,再不能集中精神。

    眼前的山峰隘口路标地名,都幻化成了那个娇丽甜美的容颜,看得他目光霎时柔软。

    他伸手揉了揉额角,吩咐道:“你们先下去吧,各司其责,不得有丝毫懈怠。剩下的几处关口,明日再行商议。”

    “是!末将告退!”

    一众将士声如洪钟,然后井然有序地退出了大帐。

    大家方一走出大帐,都忍不住擦了擦额角的冷汗,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位传闻中温尔而言的祈王殿下,在战场里简直是一尊杀神,真是不可小觑啊!今日高守志一事,让他们也见识了他的御下之严,着实不好伺候。

    西北军队如今有超过四十万之众,名义上是严末为主帅,可军中统领如今都知道,真正做主的是祈王殿下,连严将军都是唯祈王殿下马首是瞻。

    军中一些资历老的统领,原本还对此有所疑虑,但两年下来,大家已经很服这位祈王殿下了。

    军中拼的不就是身手、谋略两项,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若是两样都比不过别人,那你只能心甘情愿服从别人。去年,景元帝又给祈王殿下赐下了代天子行事的御令金牌,更奠定了赵琰的地位。

    迦洛城被攻下后,军中将士因对草原人积恨已久,进城之后难免也抢夺了一番。其中一个名叫高守志的统领还纵容手下掳了不少异族妇人来,自己留了一个最漂亮的,其他的给手下的士兵分了。连日打仗的士兵们连一点女人味儿都闻不到的,这会儿自然是饿狼扑食一般,颇为粗暴,结果就有两个妇人被□□至死。

    赵琰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怒,当即撤了高守志的职,将所有涉嫌对迦洛城百姓欺辱压迫的将领士兵们都统统怒斥一遍,如今高守志及其下面的士兵都还跪在大帐外头等候发落呢。

    也难怪祈王殿下会怒,他先前和格罗王阵前对话时,就说过既然为人就不应行畜生之行径,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应该得到军队的保护,而不是欺辱。

    当然,了解祈王个性的严渭就知道,赵琰怒的不是他们行事不当,而是不知掩饰自己的行事不当。他们大齐现在本就是侵占别人家的领土,作为礼仪之邦,怎么也得给自己留块遮羞布才是。

    大帐外头跪了一地的大官小官,一个个俯首叩头大气不敢出,见众将士出了大帐,其中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跑上前去打听道:“严小将军!祈王殿下他……”

    “高大人你还是先跪着吧!”严渭淡淡道,“殿下的气儿还大着呢!”

    另一个略显沉稳老练些的将领对高守志好心言到:“现今殿下正在气头上,高大人暂时还是别进去了。”

    高守志不停摸着冷汗,连连点头称是。

    待到众将领走后,高守志转头对着脚下众士兵训到:“听到没有?殿下气还没消呢!让你们谨慎一点,怎么就是不听?如今闹出人命,全军人都知道了,一个个都是猪脑子!”

    跪在前排的一个高瘦士兵的抬起来头,委屈道:“高统领,谁知道祈王殿下规矩这样严格啊。而且在迦洛城烧杀掳掠的也不止咱们,咱们就是多抢了几个娘儿们,怎么就光拿咱们开刀?”

    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抬起头也小声抱怨。

    “你们还叫屈?我上哪儿叫去?统统给我跪好了!”

    高守志一声令下,众人再不敢抬头,老老实实跪着。

    高守志看了一眼烛火微芒的大帐,认命地叹口气,在原地跪了下来。

    帐内男子,已经褪去了冰冷厚重的盔甲,身着雪色普通的单衣,修长身形半倚在榻上,手中是一只精致的檀木盒子,盒内是一只琉璃罩,罩中一只雪青色绣水仙花的荷包,边角有些磨损了,有一处线头甚至绽开了。

    这是他的阿凝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如果不包括那碗长寿面的话。

    开始他一直如她所言,带在身上。他时不时总要拿出来看,在手中抚弄久了,便很容易破旧。他便命人寻来了这个琉璃罩子,把荷包罩在里面,好好护着。

    虽然知道,不管怎么做,都无法代替她在他身边。

    他有多想她,每夜的蚀骨思念,几乎把他折磨疯。他写了那么多信给她,可那个丫头,却狠心一封也不回给他。她生来就很会折磨他,他如今只能生受着。

    他时常想着,等把她娶回府,定要就此事好好罚一罚她,叫她怕了他才行,不然他永远都是被她藐视的份儿。

    两年,他已经两年没见过她一面。虽然只两年,可于他,却仿佛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他想,不知道,两年后的阿凝,怎么样了……可以想象,她一定生得更漂亮了,十六岁,该是到了勾人心魄的年纪。

    外面朔风呼啸,案几上的烛火剧烈摇曳着。

    如今的上京城,已是又一个柳色纷纷的春季了吧?可这座极北的迦洛城,却还是寒冷的冬天,冷入心骨,冻彻心肺。

    他望着盒子里静静躺着的荷包,只有这个小东西能给他带来温暖。

    肩胛处又在隐隐作痛。他放下盒子,伸手摁住。塞外风沙走石,朔风凛冽,羌笛呜咽,月冷天寒,两年来,他历过大小战役无数,杀伐争斗,血雨腥风,肩胛处曾被射伤,尽管治愈了可天气寒冷之时仍然酸痛。

    外人只道他天生谋略过人,如今又得皇上看重,条件简直得天独厚,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次西北战役上,他下手都多急、多狠。为了能早日班师回朝,他有好些日子都不眠不休地等情报、想对策。

    好在,迦洛城已经攻下,回京的日子应该快了。

    这次出征是无可避免的,他要想真正意义上掌控朝堂,就必须在军中建立自己的威望。只有这样,后面的路才会平顺,他的阿凝才能在他身边足够安全、欢乐无忧。

    事实上,这两年风沙走砾、寒光铁衣的日子,也让他改变了不少。他曾经教育阿凝说,人是在不断经历中成长的,他自己也是这样。

    赵琰忽然想起来帐外还跪了一地的将领士兵。

    “来人!”低沉略显疲惫的嗓音响起,帐外候着的陈匀应声而入。

    “把高守志叫进来。”

    “是!”

    早已跪的腿脚发麻的高守志低头敛首地进了帐子,然后又“噗通”一声跪倒。

    “请殿下恕罪!”

    “恕罪?”坐在案后木椅上的赵琰脸色沉凝,目光如炬,盯着下首的人,开口道,“请我恕罪,不若请那些因你而惨死的无辜百姓们恕罪。”

    他的声音不大,可字字掷地有声,在军中练就的冷硬冰寒,让这话语不怒自威,强大的气场震得潘守志又是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是!殿下说的是!”

    “是?你倒是说说,到底哪一点是了?”

    赵琰起身,踱步到高守志近前。那人头也不敢抬,只看到一双黑色的皂靴,沉稳地停在了自己眼前。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是服了晋江了,每次有错误改好几次才能改过来,还不能暂时锁定= =

    ☆、第78章 苍凉月

    “末将身为军都指挥使,对军中人疏于管理,任由他们在迦洛城中胡作非为,是末将的过失!现在末将军中所有牵涉到迦洛城戍守失职的将士们都在帐外跪着,听候殿下发落!”

    语毕,却没听到任何响动。

    他此刻连大气儿也不敢出,别说是根针,就是个纸片儿落到地上都能听到声响了。

    半晌,上首之人冷冷道,“此次虽然顺利攻下迦落城,但我军亦折损了不少。西北的战线越来越长,国中军资负担也越来越重,本王多次说过,在降地上应施行仁政,对剩余的部族,以和平招安为主。你就是这样奉命办事的?还是说,你根本不把本王的命令当回事,根本不把皇上赐下的御令金牌看在眼里?”

    “末将不敢!末将不敢!”

    男子沉默半晌,冷哼道:“迦洛城是格罗部重地,如今西北各部族不知多少人的眼睛盯着迦洛城,揣摩着如何应对大齐。凭你们的这一番作为,你以为,剩下的部族还能乖乖接受招安?你说疏于职守,是认为撤了你军都指挥使的职位撤错了?你手下大大小小的将士,哪一个不是看你高守志的眼色行事?你当真以为本王是眼瞎的不成?!”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皇上如今抱恙在身,仍然对西北边的战事日日忧心,对西征军的请求也屡屡满足,结果你们却又是怎么报答皇恩酬谢朝廷的?骄傲狂妄,掳掠百姓,致使我军招安难行,降地人心浮动,撤了你的职还是轻的,便是要了你的脑袋你也无话可说!”

    “殿下开恩!殿下开恩!” 高守志连连叩首。

    “行了!”男子面无表情,冷漠道,“你们就是跪死在本王帐前也无法换回现在的局势。你这军营里的人,得重重治上一治。先一人三百军棍,活着的继续留守迦洛城,以观后效。至于你这军都指挥使……”声音轻缓而冷沉,“军棍不能少,但本王会让他们留你一条命,日后将功折罪。”

    高守志脸上已是煞白一片,却也只有叩首谢恩的份儿,被侍卫拖着离开大帐。

    “殿下,严统领求见。”

    帐外,陈匀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

    赵琰示意让他进来。

    于是,早在帐外候着的严渭走进了大帐。

    严渭已经换下盔甲,一身玄色深衣,显得卓然俊朗。

    “殿下气儿可消了?”他淡笑着,直接坐在了主座下首的大交椅上。

    赵琰面色缓了缓,淡淡道:“这个高守志,倒很会看人脸色,能屈能伸的,当个军都指挥使真是屈才了,合该去京城做官。”京城的官场是一潭浑水,有时候还就得高守志这种“混鱼”做制衡的工具。

    严渭笑道:“既然如此,殿下为何还要赏三百军棍?”

    “还是不够聪明。抢夺有很多种方式,他选了最笨的那种。给他个教训,让他收敛一些。”赵琰说着,又继续研究着壁上的各处关隘,过了一会儿见严渭还没走,又道:“你来做什么?手上的事情办完了?”

    严渭忙道:“还没有,末将是想来问问殿下的打算,迦洛城已破,殿下何时准备返京?末将也好早作安排。”

    自去年冬季,皇上就一病不起,便是西北线战事的连连捷报和喜讯也没能让他的身子好起来。赵琰在西北线足足待了两年,而上京城中,赵琮和赵玹都各自建立了十分牢固的地位,两人平分秋色,正战得如火如荼。

    这个时机,在严渭看来已是危急。若是景元帝一个不争气,忽然咽了气……赵琰鞭长莫及,岂不是便宜了另外两个人?

    再者,瞧着如今的架势,景元帝对祈王愈发信任和倚重,说不准真会把王位传给赵琰,而这,无疑只会给赵琰带来更大的祸端。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回京,掌控时局。

    赵琰的视线未曾离开地图,“继续往前进攻,把克尔图擒住了,咱们就返京。”

    严渭一愣,难怪殿下攻下迦洛城后□□门都不进,大军也只是在城外稍作休整,原来是要马不停蹄继续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