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三戒 > 第219章
    到后来,陈昊天发现把铜线剥离,铜归铜,塑料归塑料,卖的价钱翻了两番,赚得更多,于是就仔细用心剝离、分类。不过陈昊天很识做,知道独食难肥,赚到钱会买些时节水果、或劏鸡杀鸭请大家吃,大家也就没什么闲话,反倒赞赏昊天会赚外快又不吝啬。

    陈昊天平日就留心搵钱的门路,见送货来的商家对梁队長阿谀奉承,连见了工程队的人也客客气气,知道内有乾坤。后来陈昊天的胆子大了起来,说动了梁队长让他当了队里的材料员,有时赶工程急需的一些辅料,像玻璃绝缘子、锣钉、锣母、地脚锣丝……由陈昊天采购提供,还兼了队里的后勤主管,一切所需生活用品、食堂采购都归陈昊天负责,赚的回扣、利润和梁队长对半分成。他嘴巴能说会道,市道上的价格也摸得娴熟于胸,往往能压低价钱。几年功夫,他和梁队长的荷包都悄悄地鼓涨了。

    促成陈昊天转而搞电缆生产的,是梁队长去年初和他闲聊,偶然说起行业的情况触及灵机的。梁队长说,国内的经济越来越好,经过几年宏观调控,各行各业发展很快,外商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各县市的公路越搞越多,省内高速公路己经形成网络,路通财通,说明政府有远见有魄力,也证明政府不像过去那样穷了,能拿出钱大搞基础建设。我看以后电力这一块投入会更大,因为需求会越来越大──你看看居民的生活就知道了,不光用电饭煲、电风扇、洗衣机,現在连空调机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陈昊天想起这几年随工程队到处走,看到的和听到的和梁队长说的一样,南(海)番(禺)顺(德)、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快,浸浸然有赶上发达国家之势,自己家乡清源市和这些地方相比,虽然只有一、两百公里的距离,经济发展的距离却很大。他自然赞同梁队长的看法。经济发展离不开电,看报纸就知道,有专家早就提出,不能让供电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瓶颈──瓶颈这两个字真的很形像贴切。

    梁队张又说,国家过去对农电欠帐太多,现在财力充许,一定会有大的动作。你留心看看报纸,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那是做给农民看的,那是治标的办法。真正要解决农村问题,一是体制,二是国家投入。为什么农村现在一些地方贫富悬殊?凡是穷得厉害的地方,国家总会加大投入,別的不说,农电这一摊,国家就会先解决──毕竟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啊!翻翻中国历史就知道了,农民造反起来不得了,那是一定会改朝换代的。

    陈昊天满怀钦佩地看着梁队长侃侃而谈,觉得很有教益。梁队长食盐多过自己食米,见多识广,头脑醒灵,虽然是个技术工人,脑子里还装着国家大事、经济形势,还有很多历史知识。跟着梁队長,连眼界也开阔了,学会动脑子,不光要看眼前,还要瞻前顾后,举一反三。

    真正给陈昊天脑子里打下烙印的,是梁队长说了一句“丢那妈,我有钱也会去办间电缆厂。”陈昊天深以为然。用电离不开电线电缆,广东一年要耗掉多少?別的不知道,其中梁队长这一个工程队,一年就要用数百吨!广东有多少个工程队?广东每年有多少项供电工程?能占1%的份额,这辈子也够花了。所以当陈昊天偶然结识了搭便车的老乡成奎安,得知成奎安是清源市电缆厂的业务员,认真攀谈起来,从成奎安口里知道了市电缆厂的情况,心里就放不下了。

    在工程队干了八、九年,陈昊天已经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熟悉了各式用电线材,从成奎安口中,也了解了电线电缆生产的大致情况。那几天让他魂牵梦想的,竟是清源市里那家电缆厂,实在憋不住,他请了几天假回清源,先到电缆厂借口找成奎安,钻到厂里看了个大概,然后约上成奎安到外面吃了一顿饭。成奎安很健谈,他从建厂开始就进厂,上上下下的情况都清楚。就这样两人交上了朋友。

    一九九三年,清源市很多国企开始深化企业改革,供电局顺应潮流,要在一九九四年把电缆厂放出让能者承包。这个最新消息,成奎安及时给陈昊天报了讯。得知这一消息令陈昊天立即下了决心:杀回老家去,承包这间电缆厂!

    大脑兴奋之后难题马上出现,这九年当中只积攒了不到5万元,是他每年回乡探亲时陆续带回家交给老母的,拿这点钱去搞一间年产值几百万元的工厂简直是天方夜谭。那几天是昊天最难熬最苦恼的时间,资金问题令他想白了头发,眼看着一个黄金机遇就会白白在眼前流走:清源也是个能人辈出的地方啊,谁知道哪一个先下手为强?

    恰在这时,这一年的第一号台风已经在粤东海岸登陆,地处南粤中部的清源市,也受到台风肆虐,老天爷像是撕开了一个口子,哗啦啦的泼漂大雨从早上起就下个不停。到了傍晚,雨势才稍稍减弱了一点,却又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雷声,那时远时近、时而尖厉时而沉闷的雷声教人心惊肉跳,家家都关门闭户,大街上也行人稀少,商铺生意冷清。

    欧巷里陈满夫妇也为雷雨所惊悚,电视机是不敢开的了,因时间还早,老俩口便枯坐客厅里,闷闷地等着雷雨停歇。

    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做妻子的早习惯了丈夫的沉默寡言,从吃过晚饭后,老俩口也没说过一句话,只是做妻子的到底没丈夫的耐性好,老是在屋里头转一转,见房屋几处接漏水的水桶、面盆快满了,赶快拿去厨房天井倒掉,又赶快拿回原处接漏。她虽然因为驼背佝偻着身体,却又手脚麻利。

    耳听着雨声小了下来,老俩口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这时听得木门响动,不由得同时又一惊。那两扇木门是老式的,下面横闩关死了,外面的人就拔不动,而且上面那一道横闩也是拴上了的,除非用力撞断两个门闩,不然从外面是进不来的。这个时候有人拨动外面的门把,还是把屋里的人吓了一跳,陈满便喝问:谁呀?

    我。声音很低沉,仿佛怕惊动别人而故意压低了嗓音,不过老俩口还是听出了是儿子的声音:昊天?

    做母亲的很快就走过去把木门打开,动作利索得不像一个有残疾的人。她见儿子混身湿透了,就心疼地埋怨儿子,怎么湿成这样子,下这么大的雨你不会后避一避呀?

    陈昊天一边转身关上门一边说,没关系,早习惯了。

    母亲赶忙进房去找衣服给儿子,陈满留意到儿子把木门的两道横闩都拴上,而儿子这个时候回家也有点不寻常,于是就问,怎么这个时候回来?

    陈昊天把一个小旅行包放下,回答父亲说,因为有台风不能开工,我干脆回来休息几天。

    陈昊天在省电力一局工程处下面的工程队工作,天气预报有台风自然要停歇下来的。陈满见儿子大风大雨也赶回家来,心里感到高兴,只是他不习惯喜形于色,便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吸他的竹筒水烟斗。

    母亲待儿子换好衣服出来,又急急问,吃了饭没有?听儿子说吃过了,才坐在一旁仔细端详儿子。

    陈昊天初中刚毕业就离家出走,一晃九年过去,一年当中除了春节回来住几天,其余时间都是见不着的,儿子是老母心头肉,见儿子回家来,她笑逐颜开,说,这次回来可以多住几天啦?

    陈昊天点头应是,和母亲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走到后面的小房子,那是妹妹月媚的睡房。月媚去了上海读大学,这个房子就空下来了,今晚昊天回来自然就在这个小房子睡觉。

    陈满忽然觉得很不安,儿子肯定有什么事,不然不会在风雨中赶路回家,过去就算春节回来休假,在家也是呆不住的,不是找他的女朋友,就是找儿时的好友。不过以前回到家来总会和父母长聊一阵,而且习惯只要在家就让门开着,这次从儿子关门的异常举动就足以令人不安。

    于是陈满起身走到里头小房子,看见陈昊天把陈月媚的十几本集邮本都找了出来翻看,忍不住就问,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陈昊天抬起头,他看出了父亲的担忧,就直言道,我想看看月媚有没有收存值钱的邮票。

    陈满疑虑更重,不过他没有说话,就坐在小桌子的木椅上,默默地看着儿子翻看集邮册。

    这十几本集邮本,大都是他从收回来的旧信封上找到收集的。因为过去家里穷,买不起什么玩具给女儿玩,偶然见幼小的女儿喜欢花花绿绿的邮票,他就留心收集给女儿玩,后来女儿上了学开始学习集邮,他更留心帮女儿收集邮票了,十几年下来,今天才知道竟给女儿收集邮票有十几本之多。

    他不知道这些方寸大小的邮票也值钱,也不知道女儿整理得这么漂亮好看,现在看儿子郑重其事地翻看,才知道不经意间,可能是给儿女留置了一笔钱,不由得脸上有了些许得意。因为,他是个从前给人看不起的收买佬,不但他的父亲也是个收买佬,而且父亲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还是收买佬!

    陈满见儿子翻看完集邮本,失望地摇了摇头,他也有些失望,便问,没有值钱的?

    陈昊天说,有一些还是值钱的,像1984年的全套15枚《牡丹》,还有好些邮票都很有价值,这么说吧,这十几本邮票,最起码值几千元。

    陈昊天因为工程队虽然在粤西参加湛江港输电线路施工,受台风影响也要停工,马上向梁队长请了四天假,连夜赶赴广州再转回清源来。在车上偶听两个青年人讲集邮,灵光闪现,一下就提醒了陈昊天,老豆是收买佬,已经给阿妹月媚集了很多邮票,而且、而且说不定还秘密收藏有其他值钱的宝贝呢,说不定资金问题因此迎刃而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