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 我们的1654 > 第489节
    我等,终于找到了文化的方向!

    这个福建社会文化可是让汉唐集团文化冲击的七零八落了!

    危矣,明人将不在是明人了,大儒们个个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但是永胜伯郑彩出手便是不凡啊,找到一切事物的根源!

    重新确立明人的文化观!

    大家一致热评重修同安孔庙,有的大儒还要捐出家财,有的大儒还畅想着要将此孔庙修到热兰遮城地区!

    有何不可?他们都可以让天主教堂在那里修建!——待到那时,该是如何壮哉!

    大儒们就差点哭着互相拥抱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继续尊北孔呢,还是尊南孔呢?

    早在宋靖康二年,金兵灭宋。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政权,改号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扬州诏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前往参加祀典。

    孔端友及部分孔裔随驾南渡,背负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视为圣物。其后奉旨在浙江衢州兴建家庙,不再回归曲阜,子孙世袭爵号,由南宋王朝封为衍圣公,是为南宗。

    六传至第五十三代,由孔洙承袭。

    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伪齐刘豫政权,于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之侄孔璠为衍圣公。

    及至刘豫败灭,金熙宗于公元1139年时仍封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

    三传至孔元措,随今政权迁于汴京,由族兄孔元用权袭衍圣公,留曲阜主祀事。次年改授孔元用之子孔之全为衍圣公,乃至蒙古兵攻占曲阜,仍以孔之全为衍圣公。

    此时,蒙古、金、宋各有一位衍圣公。

    元朝灭宋统一后,元仁宗乃封孔思晦为第五十四代衍圣公。

    从此,天下孔裔重回北孔。

    南孔失爵后逐渐衰落,一直到明正德元年授南宗孔子第五十九代孙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整个明朝期间,乃至鞑虏窃权不久,大宗主衍圣公对衢州翰林博士拥有绝对的管辖权,衢州翰林博士必须随时将情况报明衍圣公府。

    永胜伯郑彩在会议室“啪”的一声,第三次拍案而起,说:“在我福建之地,那个投奔鞑虏,带头剃发的北孔便是伪孔!是为伪衍圣公!!”

    当时会议室里的大儒们都惊呆了,吓得不会说话了。

    “哼哼——”永胜伯郑彩阴阴地说,“当然,这还是需要诸位大儒细细考证——想想便知,此时若是尊了北孔,大家都会是何等局面?

    都不会好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里面的要害绝不是我郑家独享!”

    当时永胜伯郑彩确实没有任何威逼利诱的意思,但是众位大儒们深知这一点,北孔已经完全投靠了鞑虏,由此生发出的问题就是,这将孔儒之學处于何种地位?这正如一个太监却四处大讲房中术对人身体有危害一般——

    大儒们为此苦恼过,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永胜伯郑彩能如此杀伐果断,直接在福建宣布北孔为伪孔,原本大宗主衍圣公为伪衍圣公!

    这是大儒们以前不敢想象的,但是永胜伯的提法未必不可行!

    好,大儒们一起动手了。

    他们有的去查找古籍,有的直接去衢州孔府找南孔家族商议。

    后来历史资料上称此次活动为“新儒學运动”,也有称之为“儒學复兴”活动。

    同时,许多历史书上也记录了永胜伯郑彩与福建诸儒生的三次拍案经过。

    有评语言:永胜伯三拍复儒學!

    大儒们忙着自己的文化建设也好,理论考证也好,他们当然不用去管基础建设了。

    这个完全由永胜伯郑彩一人安排。

    永胜伯郑彩下令要大规模的重建同安孔庙,银两不是问题了,甚至差人去请衢州孔家集体搬迁来。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门的范部长把搜集的情况交给了董事长伍大鹏。

    董事长伍大鹏看完了后,笑了,说:“就是这样,他们一旦在文化上找不到方向了,又不肯學习新的,就去老祖宗那里搬救兵,这个永胜伯还是蛮保守的。”

    范例部长也笑了,说:“是啊,永胜伯莫名其妙地对我们反感和畏惧,总是不得已时才与我们联系。是不是胡柳技术员总找他辩论,让他——”

    “不是的!”伍大鹏董事长果断地说,“这是天然敌视。不在生死关头,他们不会真心理我们的——但是,我们需要在乎他们的态度吗?大家平等交易就行了——”

    范例部长说:“那是。不过,我们算是文化入侵吗?至少我的部门可没有这个任务。”

    伍大鹏董事长意味深长地说:“文化本来就是从高向低流动,这不分有意无意——只要开着大门,你猜他们能挡住吗?”

    范例部长也意味深长地反问说:“你说呢?”

    红星工业区铸造厂令狐轻侯厂长强烈要求去福建同安参观铸造。

    李子强董事好奇地说:“他们的铸造水平,还值得你去看看?”

    令狐轻侯厂长说:“操,体长超过八米的巨型件铸造,我想着都头痛,他们竟然没有向我们提出求援,竟然自己能铸造,弄不好有啥窍门,我不去看看,睡不好觉——”

    “好吧,去看看也行,散散心,这一阵子可算是忙过去了,以后就是常规工作了。”

    “李董,你放心,我那个铸造厂完成了升级后,交给他们管理还可以,有些异形件也能完成的。”

    郑家兄弟姐妹当然不知道这里面有这样多的内容,他们纯粹就是为了玩。

    他们在随从的陪同下四处观看,此时,这里已经是一片大工地了,劳工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各个汗流满面。

    郑秀文悄悄对大哥郑智说了什么。

    大哥郑智点点头,说:“是噢,这样就不会中暑了!”

    大哥郑智叫来随从说了几句,那随从马上去找了工地的负责人。

    随后就有人四处高喊:“郑大公子赐我等盐糖水,大家好好干啊!”

    一时间无数人作揖表示感谢。

    大哥郑智面孔发红,都说不出话来了,让人感谢的感觉真是好啊。

    郑秀文笑一笑只是和大家继续四处看。

    参观完这个孔庙的建筑工地,大家又去了梅山,可惜过了季节,大家算是扫兴而归吧,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时郑正和郑奇就要回去了,郑秀文悄声说:“你们回去就和姜老师直接说我第一次来月经,肚子疼,再请一个月的假!”

    这哥两个听了后直咧嘴,说:“大姐,编一个别的借口吧——”

    “就这个了,正常的人体生理现象,你们怕个甚?这个最像是真的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生女当如郑秀文

    郑正和郑奇为了证明郑家有好男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大伯幸福而温暖的怀抱。

    他们必须拿到小學毕业证给汉唐集团的人看看!

    永胜伯郑彩真心支持他们的做法,大把的零用钱塞上了!

    郑正和郑奇偷着摸了摸零用钱的厚度,真诚地表示要经常当面来向大伯汇报成绩。

    永胜伯郑彩笑得眼睛都没了,他又不傻,汉唐集团如此强大而且拥有超乎想象的能力,他们必有奇异的技术和學问,多向他们學一些毕竟是好事情,但是女儿郑秀文嘛,那是另一回事情,心头肉啊。

    这样,每天的早训并没有因为少了两个重要角色而取消,反而得到了加强,永胜伯郑彩又找了一个大儒来协同做战,进行全方位轰炸。

    郑秀文依然小脸绷得紧,听得认真,且频频点头认可,这说明她正在吸收着两位老者的人生经验啊。

    参与早训的大儒对郑秀文的表现极为满意,他说:“生女当如郑秀文!”

    永胜伯郑彩听了后,心里都开花了,口中却说:“哪里,犬女生性顽劣,难以担当大家闺秀之名,呵呵呵!”

    参与早训的大儒说:“秀文虽然不得不在汉唐集团那里受到鄙陋的教育,但是,她骨子里却依然有我明人本色。老夫一生阅人无数,焉能看错?

    此女依然能够传承我儒家學问!”

    永胜伯郑彩欣然接受了参与早训的大儒的评价。

    郑秀文却更加谦卑地低下头,不以喜怒示于面目。

    但是,她的眉毛却动了动,心里似乎有了办法。

    “生女当如郑秀文!”

    又是一个大儒私下里对永胜伯郑彩说到。

    “哪里,犬女生性顽劣,难以担当大家闺秀之名,呵呵呵!”

    永胜伯郑彩口中贬低女儿,但是面上像是要笑出花来了。

    那个大儒一脸却正色地说道:“永胜伯,此言差意了,我听闻她与长公子郑智在同安孔庙的时候,在工地上怕劳工中暑,建议长公子郑智赐与盐糖水,虽然多了一些花销,但是让长公子能够成功市恩,便也不算什么了。

    但是!

    如若他们不是永胜伯长子长女,在下要死谏而斩除她了,永胜伯春秋鼎盛之时,还轮不到他们张扬,只不过他们都是年纪尚小——还不算堪透人事——”

    永胜伯郑彩当时就哆嗦了一下,不自觉地咳嗽了两声。

    你吓我一跳,原来不是赞扬我女儿的!

    他连忙转移了话题,说:“考证南孔的事情如何了?与我有利否?!”

    那大儒似乎马上忘了刚才的话了,顿时眉飞色舞地说:“哈哈,上天照应我郑家,永胜伯,在下不辱使命啊。”

    大贤啊,永胜伯郑彩心中暗叹一声,但是差点没被他刚才的死谏吓死。

    伤害女儿郑秀文?这是自己想过都没有想过一点的,当年为了所谓的合作,把她作为质押,都已经让他做过多少噩梦了。

    所以以后休要提起这样的事情,但是又不能伤了大贤们的心,最好就是这样,大家都当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大儒就是大儒,多方配合,他们确实找到了证明南孔才是真正的孔裔真传的论据!

    那些大儒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给永胜伯郑彩看。

    永胜伯郑彩看得比自己的家书还认真!

    “元朝灭宋统一天下,宪宗元年封北宗第五十二代孙孔浈为衍圣公。

    由于孔浈为孔元措之孙,但曾随母改嫁易姓为李,再由孔元措领回抚养,被孔族上书揭发,次年被罢,未再任命新衍圣公,以致爵位虚悬。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访查孔族,拟确立衍圣公,诏当时任南孔第六代衍圣公的孔洙去京议封。

    孔洙称因本支祖茔已有五代在衢,难以弃离,而曲阜子孙守墓有功,所以愿让爵于北宗。

    那忽必烈曾经赞叹不已,谕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