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b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皇商千金 > 第29节
    这到底是来道歉的,还是来找茬的?

    有了前面丫鬟的所作所为,这会沈墨慈的道歉非但没起丝毫作用,看在台下人眼中,反而成了虚伪狡诈。

    胡家姑娘待字闺中十三年,一直为人低调,为何遇到沈家姑娘后屡屡出事?先前他们或许以为,是胡家姑娘有什么不妥之处。可如今两位名满天下的老者坐在台上,尤其空海大师,出事后直接站到爱徒身边,若不满意怎会如此紧张?能叫两人如此满意的徒弟,品性上肯定无可指摘。

    如此向来,这么多事都是谁挑起?

    “这不都明摆着么?人胡家姑娘用得着跟她比?丢不丢份!也就是她,几次三番找茬,这次都派人过来搅和得一团乱,自己还假惺惺跟过来看笑话。”

    虽然有少数理智之人觉得沈墨慈不会如此,既然已经派人捣乱,那这会就该好好躲着偷着乐,站出来任人指指点点未免太傻。可如此热烈的气氛下,能保持理智的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顾着自己眼前看到的事实。

    “太过分了。”

    “真真是蛇蝎心肠。”

    “我看她前几年腊八施粥也是惺惺作态。”

    “可不是惺惺作态,胡家也每年摆粥棚,摆得还不比沈家少,也从没见过胡家姑娘过去赚仁善名声。”

    “读了那么多书,天天做这等龌龊之事,人家好好的拜师仪式,她却派人来捣乱。当着空海大师和墨大儒的面,真是丢尽了咱们青城的脸。”

    “我看她就没读多少书,也就是传得名声大过天,真碰上空海大师和墨大儒这种真有才学的人,还不就露馅了?反倒是人胡家姑娘,名不见经传,却被两人争相收为徒弟。那天我就在胡家跟前,为了收胡家姑娘为徒,俩人唇枪舌战,到最后差点撸袖子打起来。今天他们都在,看来是谁都舍不得,干脆觉得一起收胡家姑娘为徒。”

    下面吃流水席的人七嘴八舌,有说几天前胡府门前闹剧的,有说两位老者如何唇枪舌战的,但更多地人则是对台上的沈墨慈表示鄙夷。

    人多嘴杂,很快众人将沈墨慈这些年所做之事全都说一遍。家中有姑娘在青林书院女学的,更是说了那日晨间的茶点之事。

    “胡家姑娘真是一片好心,其实我家姑娘也早想自己带茶点过去。咱们虽然不如沈家富,但也不缺那点东西,总不能一直吃大户,对不对。”

    “那为什么没带?”有好奇之人这样问。

    “还不是因为沈家姑娘是女学首席,权威摆在那,身边还有几个对她死心塌地的,比如那宋家姑娘就是一个,几个人天天捧着她。就这样谁敢开这个口,只能任由她用这点不值钱的东西收买人心。吃多了,就又不得不承这个人情。”

    好像还真是这样,旁边听着的百姓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爆料之人正是苏小乔的阿爹,想到自家姑娘受得那些排挤,他又加上了一句。

    “还是人胡家姑娘大方,就只带了一次。你们猜带了什么?”

    “什么?”

    “百味斋的糕点,盛点心的盒子那个好,那木头闻着就有股香味。那么小个木盒子,上面硬是雕出几朵花,那么精致的雕工肯定是官府匠人。不说百味斋贵到离谱的点心,单盒子不就顶她这些年带过来的东西总和。可人胡家姑娘不邀功,送出点心后便提议,都是同窗没必要谁占谁便宜,不拘好坏以后大家轮流带。我看沈家姑娘就是为这事跟她结了梁子。后来空海大师讲学,出了肚兜之事,她还在陷害胡家姑娘,这事大家都知道了。”

    苏父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肚兜之事所有人都清楚。

    本来大家都在疑惑,初进学的两位姑娘,怎么就起了这么大争执,胡家姑娘也不像是会做如此孟浪之事的人。如今糕点之事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是这么结下的梁子。

    “小姑娘嘛,就爱斗气。我看保不齐是沈家姑娘不忿,然后串通了宋家公子,拿肚兜那事陷害胡家姑娘。”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高台离地只有九尺,下面一浪高过一浪的议论声轻易传到上面。依旧维持着躬身请罪动作的沈墨慈终于察觉到不对,不等胡氏夫妇叫起,她自顾自起身,绕过两人走到后面的“人墙”前。

    越过人墙,她看到扑倒在阿瑶裙摆上,神情呆滞的贴身大丫鬟。在她身边的地上放着阿瑶拜师的茶盏,茶水已经流出一半,溢满底下的盏托。

    单看这幅情形,她也明白方才自己与下面护院斡旋时,上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的贴身大丫鬟险些搅乱整个拜师礼,而她却说出那样一番话。换位思考,若她是站在下面的平民百姓,会怎么想?

    “你怎能如此?”

    为今之计只能舍掉她了。毕竟是跟在身边最久的大丫鬟,做出这种决定,心性冷硬如沈墨慈一时间也有些不忍。可事情已经变成这样,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早与你说过,我与胡家姑娘本是书院同窗,一点小的口角算不了什么。可你为何还要如此,上次冤枉她……”

    沈墨慈声音很高,瞬间吸引了下面所有人的目光。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一番感慨后,正当她要把所有事推到丫鬟头上时,听到她的声音,趴在地上的丫鬟终于有了反应。

    “姑娘。”

    丫鬟爬起来保住沈墨慈的大腿,神色有些癫狂:“姑娘,对不住,奴婢未能完成您的嘱托。奴婢本想把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可上来的时候实在太紧张了,撞到了胡家姑娘。奴婢知道您自幼便恨胡家姑娘,可您只是私下扎小人使绊子,大庭广众之下奴婢不该做这样的事。”

    瞳孔涣散,那丫鬟一次次重复着,“奴婢不该啊!”

    真相大白!

    少数无原则相信沈墨慈的人,在如此铁一般的事实下,也说不出任何反驳之言。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重点:

    1、小侯爷又暗中出手了;

    2、这次是宋氏搭好台子,阿瑶衣裳助攻;

    3、按这节奏,下章虐哪个大家都造的吧?

    4、小侯爷又要投喂阿瑶了,喂成胖子怎么办?

    ☆、第39章

    怎么会这样……

    沈墨慈看着趴伏在脚下,神色癫狂,一遍遍重复着“奴婢不该啊”的贴身大丫鬟,只觉一颗心不住地往下沉。

    丫鬟死死抱住沈墨慈大腿,心神激动下脉络中令人癫狂的药丸药效发作更快,多年来压在心底的话一股脑倾泻而出。

    “奴婢从记事起便以乞讨为生,没少被人欺负。那次奴婢被人用砖块扔着脑袋,要不是姑娘路过好心相救,奴婢这条命早就没了。”

    随着她的诉说,沈墨慈也想起幼时那一幕。那时她还在嫡母跟前,日日做低伏小、想尽办法哄人欢心,论地位甚至不如嫡母身边有两面的丫鬟婆子。因胡沈两家多年来存在竞争关系,她没少听阿爹提及胡瑶,每次说起时他总是一副“那只九尾老狐狸就这一个姑娘,胡家早晚要绝户”的嘲弄神色。

    可她却不那么想,胡家只一个姑娘,肯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且别无选择之下日后家中的一切肯定都是那姑娘的,不像她日日绞尽脑汁哄嫡母欢心,却不及嫡兄一句简单的请安。

    开始只是羡慕,听多了慢慢就变成嫉妒,嫉妒久了心里发苦,也就酝酿出了恨。

    胡瑶有的她也要有,而且总有一天,她要让胡瑶尝尝自己幼时所受委屈。

    这样想着,她开始暗中收拢人手。可当时她实在是太小了,身为庶女月钱也少得可怜,在府中她很难下手。于是她将目光瞄准府外,自知力量不够她暗暗蛰伏,终于哄得嫡母十五进香时带她出去。

    她是在东山山下遇到的面前丫鬟,当时她窝在山下草丛中,全身脏兮兮的,整个人已经奄奄一息,但她眼神中爆发出的强烈求生**感染了她。几乎是第一眼她便确定,这一定会是个特别忠心的人手。

    一番安排后,当着诸多香客的面,她向嫡母提出请求。那么多人看着骑虎难下,嫡母只能答应了她。

    当日她看重的便是这丫鬟忠心,后续果然如她所料,多年来她一直将当日救命之恩记在心底,对她忠心耿耿。对于此点她一直乐见其成,可现在她却无比后悔。

    “先别说了。”皱眉看向丫鬟,她轻声叱道。

    丫鬟满脸悔恨,“今日坏了姑娘大事,奴婢自知罪该万死。姑娘仁善,夫人把咱们赶出去,姑娘便拿出压箱底的私房钱帮咱们赎身。您说过待此次风波过去,再把咱们接回沈家,可做出这么大的错事,奴婢怎么都没脸再回去了。”

    还有这等事!

    高台下本来七嘴八舌的百姓,在听到丫鬟开口时不约而同地住了声,屏气凝神听着台上动静。听到这,全场再次炸开了锅。

    坐在台下,苏父小声嘀咕:“我就说,胡家姑娘拜师大开流水席,这么大的事,怎么还有人在提沈家,原来是把下人放出来散播小道消息。”

    他声音虽低,同桌之人却听得真切。

    立刻就有妇人恍然大悟,“前天街坊邻居在晋江边洗衣裳,进来个眼生的姑娘,话里话外为沈家姑娘鸣不平。那姑娘虽然抱着个木桶,但细皮嫩肉的,光顾着说话大半个时辰一条汗巾还没洗干净,一看就不像是干活的人。当时我还纳闷,被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那模样不就是台上正在说话的丫鬟么。”

    妇人声音可不小,她这么一说,立时便有不少人往台上看去,一大部分人认出了大丫鬟。

    “咱们这是被沈家骗了?”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赞同,“好像还不止被骗了一回,上次关于胡家姑娘的传闻,不也是突然起来的么?那会也是沈家下人搅风搅雨,当时他们怎么说来着?”

    “就是不承认墨大儒收沈家姑娘为徒。当时他们还说自家姑娘不让说,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人墨大儒看中的明明是胡家姑娘,沈家姑娘还指不定怎么拜得师。这种不光彩的事别人藏着掖着都来不及,她倒好,由着下人影影绰绰说几句误导咱们。”

    说话之人在胡家绸缎铺子做事,话里话外向着东家。这会他自行臆测一番,没成想却误打误撞说中现实。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笨,这番话可算是说到了台下吃流水席的百姓心坎上。

    “可不就是误导,明明是没影的事,非得遮遮掩掩强行让咱们以为是谦虚。一次又一次,真拿咱们当猴耍?”

    “我看就是拿咱们当猴耍。”

    “当猴耍”三个字敲击着在场大多数百姓的心。

    在他们议论的同时,高台之上,精神越发混沌的大丫鬟彻底钻了牛角尖。此时此刻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姑娘对她那么好,她却将事搞砸了。任凭沈墨慈再三劝阻,她非但没停下来,心中的愧疚感反倒越来越深。

    “姑娘这时候还在为奴婢考虑,您对奴婢这么好,奴婢怎么能不从心里感激您?”

    心下感激之情几乎要溢出来,大丫鬟喋喋不休,将被营救带入沈家后,这些年来沈墨慈对她的好一一说出来。或大或小种种感人事迹,听得台下激愤的民众也不由感动。

    多么相得的一对主仆!

    如此深厚的感情,恰好印证了方才大丫鬟之言的可信程度。台下百姓纷纷瞪大了眼,直愣愣盯着这对主仆。

    站在众人视线的焦点,沈墨慈只觉心掉进了无底洞,从刚才到现在一直往下沉,却始终都见不到底。台下一双双眼睛如一支支离弦的箭,从无底洞的四面八方瞄准她而来,直把她一颗心射到千疮百孔。

    “别说了。”

    忍不住大喊出声,随着她这一声,药效差不多过去的大丫鬟瘫倒在地。癫狂的神智逐渐恢复,朦胧中看到面前面色铁青的姑娘,还有下面时不时传来的鄙夷之声,方才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扑通一声,她以头抢地,整个人又急又悔。

    “姑娘,奴婢不是有意,奴婢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怎么了,迷迷糊糊中只觉得自己嘴巴不受控制。”

    聪明如沈墨慈早已察觉出她的不对,朝夕相处好几年,她知道这丫鬟脑子不甚灵光,可也没蠢到那地步。可方才一上来,开口后她便处于不利地位,后来孤身一人压根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如今木已成舟,她更是无力回天。

    “算了。”

    纵然损失惨重,纵然心在滴血,可此刻她又能做什么?歇斯底里纵然一时爽快,可过后更会万劫不复。此时此刻她只能忍,再苦、再疼、再恨她也得笑。

    维持着平静的面容,她转身,将目光投向最后的指望——宋钦文。

    四目相对间,宋钦文只看到一个沉静而从容的阿慈。她站在高台中央,任凭千夫所指依旧岿然不动,维持着满身的傲然和风骨。

    方才台下的话同样传入他耳中,即便再自欺欺人,他也知道阿慈并不如她一贯表现的那般温柔而美好。其实他心中早有预感,真正心悦一个人会注意到很多细节,更何况阿慈一个沈家庶女,能有今日不输嫡子的成就,她所做的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些。

    早有心理准备,这会真相揭开后他也并非想象中那般难以接受。尤其在看到阿慈恳求的眼神后,几乎一瞬间,她便原谅了他。

    “表妹。”

    回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宋钦文扭头看向阿瑶。

    “阿慈有些地方的确欠考虑,但不过是几句闲言碎语,她也没伤到你什么,你能不能原谅她。”微微躬身,宋钦文神色间满是诚恳。

    “没伤到我什么?”阿瑶轻声反问,眼中酝酿着风暴。

    “还知道她是你表妹,你这畜-牲。”相比于阿瑶,知晓前世之事的胡九龄反应尤为激烈,这会他直接一脚踹过去。

    陆景渊默默忍住抬起来的脚。

    胡九龄有个习惯,那就是吃阿瑶剩下的点心。胡家祖训:男儿穷养,女儿富养。他从小就被教育勤俭节约,虽然对着媳妇和爱女花钱眼皮都不带眨一下,但照着自己时他向来节俭。一盘点心阿瑶顶多吃一块,剩下的全塞进他肚子里。

    前阵陆景渊命百味斋特制的点心多数进了他肚子,那些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进贡补品也大都补到了他身上。连番大补之下,他这一脚特别有力度,直接把宋钦文踹到了高台旁栏杆上。